覺得朝鮮對東寧持友善態度的人不止朗卿顏一個,他背後的延平王殿下也是這般想的。

就在朗卿顏一行人到達北京的第二天,第一批從日本交易來的木料也運抵到了延平港,直接拉到了天興造船廠。

鄭克臧聽取了約翰遜的建議,第三艘蓋倫船開始同步建造。

本來約翰遜是建議直接連第四艘也一同開始建造的,但被鄭克臧否決了,他對後續的木料供應不敢保證。

開年之後鄭克臧派遣了很多使者前往各國求取木料交易,第一個返回的使者和搭載著日本木料的船隊幾乎是同時回到了東寧。

使者是從朝鮮回來的。

上任朝鮮王對鄭經的態度是很好的,雖然拒絕了一同出兵伐清的請求,但也允許雙方自由貿易。

所以鄭克臧對出使朝鮮的使臣寄於厚望,但現實卻狠狠地給了他一巴掌。

朝鮮肅宗大王聽聞東寧使者前來,當著朝鮮眾臣的面嗤笑稱:“冒明正統之鄭賊今來矣。”,下令不準中樞官員與其會面。

於是使臣團在朝鮮一呆十數日,別說受到肅宗召見,除了一個負責接洽的禮曹小官外,其餘官員盡皆閉門不見。

求助無門,吃盡閉門羹的東寧使團最後無奈只得灰溜溜地返回。

朝鮮肅宗大王的態度讓鄭克臧憤怒又失望,他不得不在木料供應上考慮最壞的情況。

很可能這船造著造著木頭就不夠了,此次從日本運回的木料只夠建造一艘蓋倫船所用,謹慎起見,用現有的材料先建成一艘更穩妥。

好在第三艘蓋倫船開始建造後沒幾日,傳來了好訊息。

有充裕的人手支援,約翰遜安排工匠們晝夜倒班,一刻不停地工作,大大縮短了建造的工期,將第一艘蓋倫船早早建造完成,準備下水試航。

鄭克臧帶著中樞的幾個重要官員和被召回的水師提督江勝全程觀看了新船的試航。

負責這次試航的是去年為蓋倫船專門設立的新水師軍鎮定海鎮。

當初招募的兩千名疍民、漁民在瓊州被英國海軍軍官封閉式訓練了半年多,完成了由民到兵的轉變。

因為這次試航只有一艘船,並不需要那麼多人。

經過內部重重選拔,二百五十名最優秀計程車卒爭取到了操縱東寧首艘蓋倫船的殊榮,此時齊刷刷地站在鄭克臧面前。

這二百五十人繃直腰桿,挺立在港口,行動間令行禁止,渾身散發著悍勇氣息。

鄭克臧心中很滿意,但具體堪不堪用還得下水試過後才能見分曉,他並未多作表態只是衝著士卒們不斷頷首微笑。

見時間差不多了,領隊的英國軍官大聲喊道:“士兵們,刻苦訓練了那麼久,終於今日要亮相了,你們的君主就在上面看著,好好表現,不要緊張,就當作平日的訓練!”

眾士卒轟然允諾,鄭克臧見狀大手一揮,試航正式開始。

在領隊軍官的帶領下,士卒們分列兩隊有條不紊地踏著木板快速登船。

這是一艘典型的英式蓋倫船,船身圓潤內傾,船艏、船艉樓趨無,擁有寬敞的方形船尾和多層船尾遊廊,總噸位為700噸,全長52米,設計有兩層連續火炮甲板和半層不連續火炮甲板。

上層火炮均為12磅,下層火炮均為24磅,共計火炮56門,按照英國海軍的分類,屬於較大型的三級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