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謝安生退下後,鄭克臧想了想招手將守在殿門口的鑾儀官張憲喊進來,“去將李景傳來。”

在工部值守的李景接到鄭克臧的傳召後匆忙趕來。

“之前提的的水車一事,卿乾的如何了?”見禮之後鄭克臧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李景聞言臉上恰到好處地顯出一絲欽佩,恭維道:“全賴殿下支援已與製糖局楊尚局初議妥當,正準備這兩日給殿下稟報。”

“我可沒給楊瑾下過什麼命令,製糖局的運作細節我向來不插手太多隻要每年利潤達標即可。”

拍馬屁沒拍對地方,李景連忙補救道:“是是,殿下知人善用,楊尚局將製糖局管理的井井有條,微臣甚是佩服。”

鄭克臧臉上閃過一絲不耐煩,“說正事,水車的事情怎麼商議的?”

李景連忙端正了態度,躬身道:“暫時商定由製糖局出資工部出人選取幾處水流湍急落差較大的河段修建水車,並負責製造製糖局所需的水磨等器具,同時由戶部撥款製造水排等物供軍械司使用。”

他補充道:“此事只是初議,這幾日楊尚局和戶部應當會向殿下正式稟報此事,另外如今天氣寒冷難以施工恐怕正式動工需要來年開春以後了。”

鄭克臧將手中的燧發銃遞給張憲,站起身衝著李景嚴肅道:“水車建造一事十分重大,方方面面都要考慮仔細了,你回去後擬個詳細的方案遞到參政司。”

“微臣遵命。”

“對了,李卿可曾讀過《天工開物》?”

李景被鄭克臧話題的跨度整的一愣,試探地問道:“殿下指的可是宋長庚所著的《天工開物》?”

鄭克臧肯定地點點頭。

李景面帶慚愧躬身道:“微臣聽聞過此書,還未暇拜讀。”

鄭克臧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道:“前人牙慧實在不該漠視,工部之官皆應品讀此書為宜。”

李景擦了擦腦門上的汗喃喃稱是,“微臣回去就拜讀,回去就拜讀。”

鄭克臧擺擺手放過了李景,讓他退下。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臘月中下旬,這日清晨天還未亮承天府內諸臣頂著寒冷早早地從床上爬起,穿戴整齊前往延平王城參加朝會。

這是新年之前最後一次大型朝會,按照鄭克臧設定的規矩,左右參政要在朝會上向鄭克臧上奏朝政奏報疏來總結今年的朝政情況,堪稱是古代版的政府工作報告。

各家大臣的馬車緩緩行駛在玄武大街之上,車輛雖多不亂,其間還有許多相熟的官員遙隔著馬車互相見禮寒暄。

等眾位大人排隊進入王城後,各家小廝下人就聚集在王城對面的街面上休息等待,期間聊著各家八卦,許多市井傳言由此而生。

更有那瞅準商機的小商小販,早早地挑著扁擔,推著小車來到此處售賣吃食,在這天寒地凍的清晨,大多數人都捨得錢吃上一頓熱乎乎的早飯。

“今歲兵部施行陸師精兵政策,東寧和瓊州現有陸師軍鎮二十六鎮,總計正兵三萬人,輔兵無算,水師軍鎮八鎮,士卒兩萬餘,各類水師戰艦總計三百三十九艘。”

陳繩武作為左參議首先開始了奏陳,主管兵部、工部、禮部的他將三個衙門今年的工作情況簡短地作了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