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鐵礦與炮架(第1/2頁)
章節報錯
獻俘儀式後楊彥迪又在東寧呆了十幾日,將家人妥善安置在鄭克臧賜予的府邸。
在他逗留的這些天經常被鄭克臧單獨召見,一同商討該如何防備廣東方面的反撲。
鄭克臧和楊彥迪都認為瓊州的防禦應該是水陸並用,不同於東寧遠離大陸,瓊州離大陸實在是太近了。
就如同此次廣東綠營分散派遣援軍,即便有上百艘戰艦的龐大船隊也無法盡數封鎖堵截。
故而瓊州的陸地防守同樣十分重要,在楊彥迪的建議下,鄭克臧下令又調派一鎮陸師移鎮瓊州,歸於楊彥迪麾下。
同時邱世寧被鄭克臧授了金吾將軍軍銜,擢升為南軍都督,同樣調派了五鎮陸師駐守在崖州。
這樣,瓊州就形成了楊彥迪防禦瓊州北部,邱世寧防備瓊州南部的軍事格局。
楊彥迪十一月初正式踏上返回瓊州之路,鄭克臧任命的第一批瓊州行政官吏也跟著一同啟程。
南路安撫司安撫使顧敷被任命為第一任瓊州知府,其父乃是鄭成功時代的重臣顧礽,歷任察言司郎中、承天府尹等職務。
而顧敷本人也十分有能力,在任南路安撫司安撫使期間與高山土著的關係處理的很好。
不僅積極勸導生番子女入學,走出大山耕種,他還一手創立了與高山土著民的交易體系,用糖鹽糧食等物交換高山土著民手上的皮毛、樟腦等,很受鄭克臧賞識。
這位第一任瓊州知府上任的主要任務第一是穩定瓊州地方,儘快恢復生產。
第二點就是要大力開發瓊州的資源,重中之重是開發瓊州的鐵礦和巨木,為軍工製造提供動力。
海南島上的鐵藏量很豐富,有後世出名的石碌鐵礦和相對小一些的田獨鐵礦,現在這兩個鐵礦應該都還沒被發現開採。
按照後世的記憶,石碌鐵礦在現在儋州的昌江縣境內,而田獨鐵礦在崖州境內,鄭克臧鄭重其事地囑咐顧敷一定要重點排查這兩個地方,找到鐵礦並進行開採。
顧敷對鄭克臧居然知道未被發現的鐵礦範圍一事大感震驚,但他身為臣子又不好問。
莫非是北鎮撫司探訪到的?他暗暗思索,一時間覺得鄭克臧深不可測,也將此事牢記心上,向鄭克臧表態自己到任後一定第一時間組織人手尋找鐵礦。
等楊彥迪和顧敷啟程出發後,鄭克臧再次來到軍械司檢查郎中謝安生的工作。
自從鄭克臧將套管刺刀發明出來後,他時不時地就要來軍械司與謝安生探討下技術問題,看能不能多造出些他腦海中來自後世記憶的先進武器。
在造出刺刀後,鄭克臧給謝安生再次佈置了一個不算難的任務,仿製火炮的炮架。
這還得從鄭克臧上個月在巡視神器營(炮兵營)說起,在觀看神器營演練時,他意外地發現明鄭軍隊中的大炮都是沒有炮架車的,經過詢問後他才得知這個情況是沿襲自他祖父鄭成功。
由於鄭成功對炮架沒有概念,導致明鄭軍隊一直以來在作戰時使用大炮都要先推土堆,然後做木架子架炮,前方用籃筐裝土保護,這次圍攻瓊山縣時邱世寧的大炮也是這樣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