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楊彥迪(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次的衝突對峙最終以平埔番主動撤回森林深處而結束。
被救下的陳泰被第一時間送往雞籠港百戶所彙報煤礦的事情。
裘邵武一邊飛馬派人向邱世寧彙報此處的事情,一面嚴令加強巡邏警戒,防止平埔番突然襲擊。
又過了一日,巡邏隊在巡邏時遇到了逃出生天的劉二狗,像陳泰一樣他被第一時間送回了雞籠港。
在雞籠港簡單處理了下傷口後,陳泰和劉二狗在雞籠百戶所安排下,跟隨鄭氏的運輸船駛向承天府。
柯儀親自聽取了二人的報告,立刻找到了正在造船廠視察的鄭克臧,親自彙報了此事。
“煤炭的藏量和質量都不好確定嗎?”
鄭克臧斜坐上首,溫聲開口問道。
柯儀沉吟片刻,拱拱手道:
“藏量的話,據在現場的弟兄說,在地上就能撿到煤炭,儲量應該很豐富,就是質量確實不好判斷。”
鄭克臧點點頭,“這點很重要,咱們東寧的造船、冶鐵都需要大量煤炭,以往咱們沒有煤炭只能靠買別人的,很容易被卡脖子。”
他思索了一下,繼續道:
“死了的那幾個北鎮撫司的小校,讓裘邵武和對方交涉,把屍體要回來,另外,在衝突中陣亡的神機鎮士兵,囑咐他們足額補償。”
柯儀點點頭表示記下了,見鄭克臧沒提後續如何,他主動試探地問道:
“不知是否需要準備對平埔番用兵?”
鄭克臧斜眼瞥了柯儀一下,搖搖頭道:“還不到時候。”
柯儀心中一凜,暗罵自己多嘴,老老實實地躬身一禮退走。
發現煤礦是件大事,儘管鄭克臧也想盡快將其收入自家手中,但現在確實並非和土番開戰的好時機。
一來如今是秋收,大量人力都服務在糧食生產上。
二來,前幾日他收到陳繩武的密報,原禮武鎮總兵官楊彥迪派人前來聯絡請求歸順。
昨日楊彥迪又派人稟告說他從韃子手中光復了瓊州府的感恩縣。
讓鄭克臧哭笑不得,一方面為楊彥迪的自作主張而無奈氣憤,另一方面,楊彥迪意外地攻下了感恩縣城,鄭克臧不願意放棄這樣的機會。
楊彥迪此人原是鄭成功的部將,後來鄭經繼位,封其為禮武鎮總兵官。
前年,清軍攻佔了楊彥迪駐守的龍門島,被擊敗後的楊彥迪心灰意懶,覺得恢復明朝無望。
遂同副將黃進以及高、廉、雷三州總兵陳上川、副將陳安平等人率部三千餘人、戰艦五十餘艘逃往廣南國的沱瀼港(今峴港),請求賢主阮福瀕給予庇護。
阮福瀕對他多有猜忌,將楊部安置到了位於湄公河三角洲的水真臘的東浦之地(胡志明)。
楊彥迪帶領部下在此處駐守,並大肆發展貿易、城鎮,倒是弄得欣欣向榮。
而海盜出身的楊彥迪在有了一個安穩的後方後,立馬重操舊業。
他心中仍然殘存著反清復明的心願,他將劫掠目標選定為清廷掌控力最薄弱的瓊州府(海南島)。
於是從永曆三十三年(1679)開始,每逢春秋季,楊彥迪都會點齊兵馬,跟瓊州府的綠營做過一場。
第一年分巡雷瓊兵備道組織島上的綠營進行了抵抗,卻被楊彥迪部摧枯拉朽般地擊敗,擄掠上千人口而還。
自此之後,綠營兵就做了縮頭烏龜,恰逢三藩之亂的關鍵時期,廣東也無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