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清軍謀劃收復舟山群島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由於明軍在舟山群島靠近大陸的一側佈防了大量水師陸師駐防。
清軍水師不敢光明正大地越過杭州灣從寧紹等較近的地方進擊舟山,所以清軍被迫從松江出發,路程遠了不說,還在出航後不久就被明軍的巡航船所查偵。
明軍駐守在舟山的分艦隊旋即調集全部炮船揚帆出航,在灘許山、大白山西北洋麵順利截擊了清軍舟船。
最終,鄭軍以船大勝船小,以炮多勝炮少,一舉擊沉擊毀清偽清船隻二十九隻,俘獲另外十五隻及船上一千餘官兵,其餘清軍舟船四下逃竄。
偽清水師的慘敗並沒有引發康熙皇帝的憤怒,他很寬宏大量的饒恕了指揮海戰的京口副都統等人。
但是同樣吃了敗仗的廣州將軍王永譽這次沒有那麼幸運了,在吳興祚添油加醋的彈劾影響下引起了康熙這位“聖君明主”的滔天怒火。
康熙一改對待水師將領們的寬仁嘴臉,下令捉拿王永譽進京受審,調江寧將軍博霽為廣州將軍,和吳興祚一起全權負責廣東、廣西、雲南等省軍隊對明鄭作戰事宜。
十月二十一日清晨,錢塘江上的薄霧剛剛被升起太陽所驅散,明軍新設立的福建水師艦隊的八艘趕繒船加上兩艘大鳥穿出現在乍浦港外。
一見到明軍的戰船出現,浙江省在蘇浙之戰後搶築的南灣炮臺和乍浦炮臺便拼命開火,猛烈的炮火在江面上形成一道道沖天的水柱。
儘管清軍的炮火準確率並不太高,幾乎沒有對快速行駛的明軍戰船造成什麼損傷,但明軍兩艘大鳥船上的指揮官卻不願意跟清軍的石砌炮臺對抗,水師引船南下,並在清軍的視線之外繼續向錢塘江上水域遊行駛而去。
乍浦方面的清軍並不瞭解明軍的行動,一見明軍從望遠鏡中消失不見,便洋洋自得地草書一封報捷的文書,宣傳擊退鄭軍水師襲擾並造成明軍舟船多數起火。
然而騎上快馬的使者剛剛自清泰門進入杭州城,從錢塘江上便傳來一陣喧鬧聲,隨即轟隆的炮聲響起。
距離上次蘇浙之戰已經過去了一年多,杭州的民眾們再次聽到炮聲,瞬間重新陷入了恐慌。
明軍的炮擊聲響了足足有半刻鐘後,杭州城的守備部隊才全部就位,靠近江邊的城頭上擺著口徑最大、射程最遠的武成永固大將軍炮時刻防備著明軍戰船的到來。
很快明軍水師艦隊抵近杭州城,城頭上的清軍立刻發炮射擊驅離對方。
見到清軍發炮還擊,明軍示威般地遠遠用重炮向杭州城牆射了幾炮,隨即耀武揚威地掉頭沿著錢塘江離開。
明軍一次又一次在沿海的侵襲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康熙接到杭州傳來的奏報後只是微微皺了皺眉頭,並沒有多說什麼。
在明軍這種不痛不癢的海岸侵襲下,時間很快來到十一月初,嶽樂滿身征塵地抵達了長沙,此時的長沙城中匯聚了鄂、湘、川等三省軍隊總計五萬餘人。
偏沅巡撫丁思孔作為主人,對這些客軍的到來是很不歡迎的,鄂兵軍紀敗壞,川兵稍好但也強的有限。
好在他有先見之明,讓大軍一律駐紮城外,但架不住有些士卒出營放卯休息,自然要到繁盛的長沙城中作樂一番。
這段時間以來,長沙城的治安狀況直線下降,讓丁思孔愁的不行。
丁思孔此人今年剛到知天命的年紀,看著文質彬彬,是一個典型的傳統文人士子。
他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擢升為偏沅巡撫。
傳統文人出身的丁思孔自然而然地重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