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在最前的一部分清軍下意識地停下了腳步,但後面大部分的清軍不清楚具體情況,還低頭猛衝著,這導致清軍衝鋒的隊形因此變得混亂起來。

領兵衝陣的武官們自是大怒,但隊形混亂中官叫兵不應,兵顧官不見。

好不容易找到射擊機會的清軍鳥銃手此時卻被自家人給撞得東倒西歪,而等他們匆忙列隊再想射擊時卻驚奇的發現面前已經盡是自己人的背影了。

在此情況下, 縱然各隊武官竭盡全力想要攔停衝鋒的大部隊重新集結,但身不由己的一眾清軍在大隊人馬慣性的攘挾下最終繼續以散亂的陣形衝向明軍的佇列。

反觀胡匡部的明軍卻是紋絲不動,一直等到清軍衝到自己面前八十步的時候才打出了一輪齊射。

上千個步銃的近距離齊射當即打倒了跑在最前列的大部分清軍。

鉛彈打死的屍體、倒地嚎叫的傷者阻擋了清軍衝鋒的腳步,目睹了這一幕的清軍果斷扭頭回身和更後邊的部隊撞在一起,隊形愈發的混亂不堪了。

六十步的時候,明軍第二次齊射,硝煙散去,出現在低頭重新裝填的明軍面前的景象更是駭人。

上百具的屍體橫亙在晚稻田中, 尚在泊泊流動的鮮血不斷的注入渾濁的泥水中, 濃烈的血腥味引得無數的蒼蠅齊聚過來。

到了四十步,明軍開始了三段射擊,雖然比之齊射的威力小了許多,但每次射擊的間隔卻變得很短,連續不斷的彈雨在極近的距離下殺傷力驚人。

這讓在彈雨中煎熬的清軍們產生了一股錯覺,彷彿明軍的射擊好似從未中斷過一樣,承受不了這樣絕望打擊的清軍們紛紛抱頭回竄。

就差最後的四十步便能夠和明軍近身接戰,說起來距離很短,但想突破密集的彈雨需要絕大的勇氣和精妙的部署,這兩點顯然都是正面衝鋒的清軍所缺失的。

付出巨大傷亡的清軍並非沒有收穫,他們吸引了明軍絕大部分的火力,這就讓桑峨安排從兩翼包抄明軍的清軍得以順利逼近明軍的陣線。

但桑峨卻沒有看見包抄得手的一幕,要知道被胡匡佈置護衛在火銃手左右兩翼的刀盾手都是百戰餘生的明軍近戰精英。

在這些身披甲冑的刀盾兵們面前,任憑清軍如何拼殺衝鋒都始終無法突破宛如銅牆鐵壁般的刀盾兵軍陣, 清軍的衝擊統統變成了無用功。

但既然是人,自然便有累的時候。

面對佔據人數優勢的清軍兩翼進攻部隊, 很快護衛在兩翼的明軍士兵們出現了體力不支的情況。

看到明軍露出疲態的桑峨再度派遣軍隊開始正面進攻,以牽制明軍的火力。

這一波次的進攻顯然比最先有章法了許多,中線的清軍用虎蹲炮和鳥銃跟明軍火銃手們對射,兩翼持續增兵以壓迫明軍的刀盾手們後撤乃至潰退。

清軍戰法的改變使得胡匡部的傷亡大增,但是沒有預備隊也沒有火炮支援的胡匡只能苦苦支撐著,以等待戰局轉折點的到來。

好在他沒有等上太久的時間,一個噩耗便傳到了桑峨的耳裡。

桑峨部署在後方的提標右協營被突然出現的明軍包抄並擊潰。

乍聞噩耗的桑峨大驚失色,連連驚問左右道:“哪裡冒出來的明軍,不是剛才在兩翼和後方派了探馬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