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局勢(第1/2頁)
章節報錯
廣東兵本來就是沿街撤退。
要論速度,陣勢整齊的廣東綠營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上撒丫子逃跑的福建兵的,很快潰散的福建兵開始衝擊擋了路的廣東綠營。
沒有遇到城中巷戰抵抗,幾個派去突襲北城門的部隊很快將北城門控制住。
隨著東側和北側的城門淪陷,城外的明軍按順序依次進城,至此延平府徹底易手。
受到福建潰兵衝擊的王永譽不得不再次留下兩個大營斷後。
等他帶著剩餘計程車卒們從南門順利撤出府城時,明軍立刻發號箭示警。
一直跟在楊彥迪身邊的騎兵營聞訊出動, 千餘騎士迅速繞過城池追殺撤退的廣東綠營。
王永譽部乍逢明軍的騎兵突襲,陣勢岌岌可危,他無奈再次留下兩個大營掩護斷後,率領殘軍迅速退往汀州。
王永譽率領的一萬餘廣東綠營,最後逃回汀洲時一清點只剩下不到五千人,可謂傷亡慘重。
他率領麾下士卒們在汀州休整一夜後,第二日馬不停蹄立馬逃回了廣東。
臨走時還把汀州府庫中的糧食強行徵調了大半, 留下汀州知府遊子項欲哭無淚地看著空曠許多的府庫, 跳腳痛罵王永譽這個賊寇。
這個標準計程車大夫文人怒氣衝衝地就要回去寫彈劾王永譽的摺子,缺很快被幕僚們攔下,眾人陳說一番利弊,好不容易把遊子項勸住了。
相比於萬正色,能儲存下近一半士卒的王永譽還算是幸運的。
萬正色帶著殘兵敗將選擇了與王永譽相反的方向,準備從北側城門逃跑出城,結果正好撞上從北門入城的明軍。
雙方一輪交鋒後,清軍迅速潰敗,被困在城中無法逃脫,萬正色在亂軍中被明軍的火銃擊傷,最後被俘虜。
聞聽王永譽連夜撤軍回廣東的訊息後,楊彥迪留下花軒收拾殘局,大軍腳步不停急行軍奔襲汀州,防守空虛的汀州一戰而下,自知府遊子項以下的文武官員盡數投降。
至此, 福建除了最西北邊的邵武一府仍在姚啟勝的手中外, 其餘各地全部都處在了明軍的控制之下。
不過, 明軍在福建的勝利並沒能改變當前嚴峻的局勢, 甚至因為所佔的地盤變大導致了整體的兵力分散。
就在福建省內一片亂哄哄之際,受康熙御命欽賜的天命大將軍康親王傑書的大軍一路南下距離福建越來越近。
四月中旬,傑書率直隸、山東、河南等地兵馬並禁旅八旗前鋒營、虎槍營、驍騎營等部數萬人在長江水師的死戰掩護下,冒著明軍戰船的堵截,付出了一定的傷亡後順利渡江抵達了江寧。
大軍在江寧暫時休整了數日,以等待更多的撫督軍隊抵達,隨後從安徽、江南等地匯聚的部隊趕到,使得屯駐在江寧的清軍兵力超過了六萬人。
等軍隊聚集的差不多後,傑書率領大軍再次出發南下浙江。
四月底,大軍匯合了浙江提督陳世凱率領的部隊,傑書麾下兵力首次達到了八萬人,算是三藩之亂後,清軍動用過的最大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