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儀式很快就要結束了。

唐三葬也要踏上了征途,在離開玉門關走出大康城池的時候。

唐三葬除跟著婁衡一行人外。

還帶了兩個僕從挑著一些換洗的衣衫和餐具。

因為這唐三藏再強終究還是一個凡人,雖然他的力量幾乎在這世間是無敵的,但是並沒有像真正得道成仙的人一樣。

可以有著自己的空間法寶和辟穀。

所以還需要一些人來給他挑著行李。

身後這兩個僕從,眾人也不知道他們叫什麼,只知道唐三葬管他們一個叫阿三一個叫阿四。

基本上就是屬於不知名的小人物。

而一旁的丹陽子想和他們套近乎的話,發現這兩個人口風也很嚴。

於是和婁衡說著悄悄話, 感覺這兩個人可能是那種宮裡的死士一樣,像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

路上唐三葬比起眾人,這種得道有修為在身的人來說,確實多了一分人間煙火氣。

在修好的大康國的馳道上,一行人學著唐僧上的樣子,也買了幾匹黃驃馬。

紛紛上馬, 和他並肩而行。

因為這唐三葬並沒有施展神通和力量, 火速前往的意思, 反而像真正凡人一樣,騎著小馬一步又一步的前往目的地。

這一次要花的時間可能要以年來計算。

婁衡暗暗思量,這漫長的旅途,雖然耗時間,但這裡的流速和外界不同。這裡過幾年,外界可能是僅僅過了幾天吧。

幾日已經到了大康的國界上。

玉門關城,是大康最後一個大城。

而出了這個地方,此處有一處山名叫做兩界山。

意思是大康國和外域之國的分界線,而此時的風景是這樣的。

荒涼的沙草地上鋪滿了乾枯的落葉,夾雜蕭條的秋風,風沙打到人的臉上,變得粗獷了許多。

眾人哪怕身處幻境,養成習慣,那就是節約法力,所以哪怕是風沙很大,倒也沒有浪費法力去庇護自己。

而唐三葬和眾人也是類似, 仗自己皮糙肉厚,倒也不放在心上。

只是苦了那兩個挑著行李的凡人啊, 也不能說是凡人,他們體內的武力應該也有著先天境界。

不過比起眾人就差太多了。

隨著邊界上的石碑來到眾人的馬蹄下。

看著遠處荒蕪的兩界山。唐僧若有所思,婁衡一撥馬頭湊到他近前問道。“不知道三葬你在看什麼呢?”

婁衡因為身份比較尊貴,就承擔著和唐三葬交流的核心任務。

唐三葬雖雖然為人大氣,但是想要和他更多的溝通和交流,就要是有身份的人來問。

否則,像丹陽子,玉真天一樣一身小廝打扮的,雖然唐三葬並沒有像那些小和尚一樣那麼的狂妄。

但是也是不想說太多的。

而這時,唐三葬一指遠處的兩界山,朝著虛空輕輕一劃。

“婁兄,你可能有所不知,這兩界山原本並不是大康和外界的分界線。

實際上原本的玉門關才是我們的分界線。

之所以來到這兩界山,那是因為我成為護國法師之後。大康國力增強,一步步向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