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虎賁團完成新一輪的整編後,徐清風命令周衛國,梁山,孫奎,方勝利等人輪番勤加訓練,在廬江養精蓄銳。

而在徐清風他們在廬江休整訓練的時間裡,日軍南北兩大戰略集團軍,也完成了兵力集結和物資的調配。

北邊戰場由於擁兵八萬的韓復渠不戰而逃,先後棄守濟南,泰安,曲阜等地。

以致於黃河天險形同虛設,日軍輕鬆攻佔山東首府濟南和重鎮泰安。

1月13日,華北日軍悍旅第5師團沿膠濟鐵路東進,與先期登陸的日本海軍陸戰隊聯合攻佔青島,進而橫掃膠東半島。

隨後,第10師團沿津浦鐵路南下,第5師團沿諸城、莒縣一線向LY方向進攻,兩大日軍主力師團在航空兵的掩護下,齊頭並進,企圖會師臺兒莊,從而開啟徐州的北大門。

而南線戰場上,華中日軍主力各部約八萬餘人,也自鎮江,金陵,江城(蕪湖)等地渡江北上,沿津浦鐵路直撲蚌埠。

進軍至明光一帶,即遭到了國軍阻擊,雙方遂即連續激戰月餘,互有勝負,南線戰場態勢進入了膠著狀態。

面對日軍南北兩大集團軍的同時進犯,國民政府也適時調整了之前的戰區轄區部署。

將徐州南北兩線所屬各部隊合計六十四個師,一百多萬人,全部調歸第5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人將軍統一指揮。

其中包括原屬於第3戰區的部分部隊,李宗人將軍和幕僚經過商議後決定,以主力在徐州以北,魯中,魯西南地區誘敵深入,聚而殲之。

以桂系各部,以及西北軍一部,部分中央軍,在南線依託著淮河兩岸,阻擊華中日軍北上,以確保徐州後方安全。

這樣一來,徐清風和虎賁團所處的廬江,以及周邊各城,也都隨之自動轉隸屬到了第5戰區,成為了第5戰區下轄部隊。

隨著國軍在江北穩住陣腳,對皖西各縣兵力人員調配統籌工作也陸續展開。

徐清風所部的訊息,自然也就瞞不住了。

最先得知訊息的是率部指揮徐州南線防禦的第11集團軍,司令官為李品賢將軍。

李品賢保定軍校畢業,早年跟著唐勝之混,從排長一路幹到了軍長。

後來唐勝之兵敗失勢後,他轉投入了李、白二人執掌的新桂系,靠著和白沖喜的同學關係,一路晉升,很快就成為了桂系軍隊的高階將領。

被李、白等人視為肱骨心腹,所以他其實算是桂系的人。

對於徐清風這個名聲大噪的黃埔嫡系軍官,並不太感冒,也覺得有些棘手,不知道該如何安置虎賁團和徐清風是好。

於是,在手下參謀們的建議下,他將此事直接上報給了遠在武昌的常校長。

……

武昌行轅。

常校長正在作戰室裡,聽著幕僚們關於徐州會戰的推演彙報。

侍衛長王士和突然疾步從外面走了進來,快步來到他身旁,附身低聲彙報道:“委座,剛剛得到訊息,徐清風和他的虎賁團並未覆滅在南京,而是順利逃到了江北。”

“什麼?”常校長聞言一驚,立刻起身帶頭就朝隔壁的休息室走去。

在其他幕僚們疑惑的注視下,王士和急忙快步跟了上去。

二人一前一後來到隔壁的休息室,常校長立刻問道:“訊息從哪來,可靠嗎?”

王士和連忙將手中拿著的一份電報,畢恭畢敬的雙手遞了上去道:“委座,情報是第11集團軍司令部發來的,絕對可靠。”

常校長卻沒有接電報,因為這段時間以來,他看了太多電報,實在是有些疲憊。

而是沉聲問道:“徐清風現在在什麼地方?他的部隊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