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二天一大早,陳宇就開始忙活起來。

他先是做好了挖土用的鋤頭,然後用細樹枝和樹皮繩,編了個網兜,主要用來搬運泥土。

最後同樣是用金合歡樹樹幹搭成的長梯,但只有十米。

陳宇的計劃是,挖到十米若還不出水,就繼續往下挖,然後在梯子夠不到的高度,釘下木樁,做為攀爬的支點。

準備好工具,二十五號上午十點,開挖。

選擇的挖井地點,是古河道旁邊,靠近一棵箭袋樹。

周圍的雜草在這一片區域長勢最好,根據陳宇的判斷,這裡也是最有可能挖出地下水的位置。

接下來,他展現了驚人的工作效率。

整整八個小時,挖坑運土,反覆操作。

在到達七米的時候,泥土已經變得相當溼潤了,也開始出現石英砂土層。

過程中,為了加快挖掘的效率,他又砍了一些木樁,利用尖端不斷地鑿擊砂土層。

十一米深度,陳宇挖到了一些黃色的黏土,還有許多貝殼類生物的化石。

這樣的發現並不奇怪。

早期的非洲大陸,的確被深海覆蓋,後來逐漸演化為內陸湖泊。

經過億萬年的地質變遷,奈米比亞,這個曾經水資源豐富的地區,竟變成了世界上最為乾旱的國家之一。

這些發現非常有趣,不是每個人都有功夫去研究世界各地的地質情況和變遷史。

至少陳宇的發現,讓直播間的每一個人,都瞭解到了非洲大陸的古老面貌。

下午六點,陳宇停下來休息,吃了些猴麵包果。

昨晚收穫頗豐,他利用破妄瞳術,用煙燻的辦法,抓到了不少洞穴裡的蟄居的老鼠。

整整六隻,全都被剝皮去髒,抹上些許海鹽,烤成肉乾,噴香無比。

陳宇連它的骨頭也一併嚼碎吃掉,吃三隻,就能頂一天。

接下來的挖掘工作,變得越來困難。

超過十米之後,沉積的砂岩略微有些堅硬,幾乎要三個小時,才能夠下挖一米,然後還得花一個小時慢慢的將渣滓運到地面。

水井周圍,已經堆滿了泥土,像幾座小小的山丘。

勞作到晚上十點,陳宇爬出深井。

“現在是狩獵時間,昨晚跟大家演示了一下,如何用煙霧逼出藏在洞穴裡的地鼠。”

“今天我們來當一回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