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對我眨眼睛,鳥兒給我聽,我是一個,努力幹活兒,還不粘人的小妖精。”

“別問我從哪裡來,也別我要到哪裡去,我要摘下最美的花兒獻給我的小公舉。”

“大王叫我來巡山,我把人間轉一轉打起我的鼓,敲起我的鑼,生活充滿節奏感,大王叫我來巡山,抓只馴鹿做晚餐,這雪山上的水,無比的甜,不羨鴛鴦不羨仙……”

【“唱得好,下次別唱了!”

“宇神心情不錯嘛,但可以別折磨大家嗎?都自己人。”

“還可以,有進步,比以前好多了!”

“改編不是瞎編,戲說不是胡說,明明就是抓個和尚,怎麼成馴鹿了?”

“這不是應景麼!”】

六月十三號上午,天不見見,陳宇便起了床,開始做事。

用斧頭砍了一大片落葉松。

考慮到穩固性,他沒有改變自己此前的思路,還是決定在雪地上挖坑,地表搭建三角形屋頂,作為營地的主體結構。

砍樹之前,用半個小時的時間,陳宇將積雪刨除,在空地上劃出了一個邊長三米的正方形。

土壤和岩層裡有水分,堆柴燒了三四個小時,上午十點,土壤總算變得鬆軟。

向下挖了一尺來深,四周打上木樁,將切割好的木棍,一根根的排列好,整個房屋的地基就算成型了。

接下來的事情更加簡單,用一根粗大的木頭作為三角木屋的承重梁,刻好凹槽,以榫卯結構防止其滾動。

兩面再一一使用圓木搭建好,釘上烘乾的樺樹皮,一天的時間,房屋的主體也是大功告成。

“不想當木匠的主播不是一個好廚子,何為匠心?”

“精益求精爾!”

“線鋸,又叫手拉鋼絲鋸,使用它,能夠對脆硬木材進行切割,我要弄一些木板出來,製作前後的牆體,地面也得鋪上。”

“雖然這很耗費精力,但以我的工作效率,也不差那一天半載。”

平平無奇的一天,在搭建房屋中度過。

六月十四號,木屋竣工,將泥土復原,蓋上積雪,只留下三角屋頂留在地表。

屋子一共有兩層,下面是儲存室,高度僅有一米多。

除了存放東西的格子外,還有在泥土中鑿出來的壁爐,以木板夾層,底端抹上溼泥燒乾,暖氣可直達上層空間。

第二層,就是三角屋頂那一層,是陳宇的棲身之處,有床,有工作臺,有木桌。

新鮮的松木地板,儘管表面很粗糙,但比雪洞平整多了。

那床被褥也被陳宇拿到冰湖中翻洗過,烘乾後便派上了用場。

一切從無到有,僅僅花了兩天的時光,比陳宇預想的還要快。

晚上,陳宇坐在篝火前,撕扯著烤鹿腿。

工作量大,消耗也大,為了嚴格遵守攝入大於消耗的準則,陳宇幾乎將吃奶的勁兒都拿出來對付鹿肉了。

《我的治癒系遊戲》

再加上此前用過潛能爆發,他的身子本就虛弱,更需要補充體能。

五十斤鹿肉,已經去了三分之二,除去手裡的不算,還剩下半扇排骨,一條鹿前腿。

“從十一號算起,之後的一週時間,暴風雪便要降臨,而十五號,也就是明天,氣溫會開始逐漸降低。”

“動物的感知比人類更加敏銳,這兩天,山裡的鳥叫宣告顯少了很多,那隻將我耍得團團轉的雪狐也不見了蹤影。”

“大的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