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潮州出人才(第1/2頁)
章節報錯
盛家樂走到之前搬來的白板前,拿起墨水筆,寫下歡樂今宵四個字:
“歡樂今宵到今日,已經二十一年,每週一到週五,風雨無阻晚晚與香江市民見面,從無線電視開臺第一天能走到現在,是靠前前後後數百名編劇每天絞盡腦汁提供歡樂創意,是靠無線與單氏幾百名藝人輪番出現提供吸引力,《射鵰英雄傳》火爆,黃日華,翁美玲當晚就能出現在節目中自爆拍戲時的趣事,張國容剛開完演唱會,就能出現在節目中陪大家做遊戲,讓大家覺得,香江娛樂只需要看無線就足夠。”
盛家樂在白板上寫下慣性二字:“二十年下來,香江人看《歡樂今宵》已經形成慣性,亞視也好,之前佳藝也好,沒有一款節目能如同它一樣,讓大家真正形成慣性,亞視之前的確有過精彩的電視劇,也確實能暫時壓過《歡樂今宵》的收視率,但之後呢?落幕劇終,觀眾繼續去看《歡樂今宵》,這就是二十年積累下來的強大慣性,二十年,一個細路仔從蹣跚學步一直看到娶妻生子。”
“如果想要對陣《歡樂今宵》,單純效仿是無用的,亞視十年來前後用了四十餘款綜藝來嘗試,沒有一款能在同時段拿到《歡樂今宵》一半的收視率,我看過那些綜藝,很精彩,構思也很用心,但那是《歡樂今宵》的玩法,從開始定位為綜藝節目四個字開始,就已經輸掉,如果要贏,必須換一種與《歡樂今宵》截然不同的玩法,而這種玩法,必須有一種天然加成,能大過慣性的加成。”
盛家樂在白板上寫下賭性兩字:“香江人賭性重,常常掛在嘴邊一句話,有賭未必輸。更信奉小富勤奮出,大富天成就。我構思這檔綜藝之前,在街上騎行很久,發現香江人熱衷於搞大抽獎,各行各業都一樣,百貨公司更是如此,消費達到多少,就有機會抽獎獲得海外旅行,甚至小型汽車之類,每次搞抽獎,都有人排起長龍。”
“四位誰能告訴我,亞視最火的節目是什麼?”盛家樂看向周梁淑儀,葉家寶等人,開口問道。
方美基猶豫一下,開口說道:“應該是亞視前身麗的電視的劇集《天蠶變》,讓無線電視被迫改變自身規則。”
“錯,是六合彩電視直播開獎,雖然不是亞視製作的節目,但畢竟在亞視播放。”盛家樂果斷的給出了答案:“有沒有發現每次亞視直播六合彩開獎時,無線電視同期在播放什麼?廣告,各種廣告,因為他們知道播放什麼都一定不能阻擋大家去看開獎號碼。那時也是香江最多人收看亞視的時刻,這就是賭性。”
“《百萬大富翁》就是這種節目,用香江人更為濃重的賭性,對抗無線電視二十一年累積的收視慣性,同時,要讓觀眾參與進來。”盛家樂在賭性與慣性之間,新增了VS字樣。
葉家寶翻閱著策劃案,開口問道:“樂少,我看到你的策劃書上寫,參與條件需要提交報名表,報名表登在每期《視報》的尾版,請問《視報》是哪間報館的報紙,我不記得有這份報紙。”
“是我名下的報館,如果這款節目沒有問題,報紙會提前發售。”盛家樂語氣平淡的說道。
葉家寶咂咂嘴,他本來想說把報名方式設計用另一種節目來完成,這樣也能拉昇另一檔節目收視率,但盛家樂顯然已經把這個問題堵死。
可以想象,想要報名就要去買他的報紙,就和買六合彩一樣,只有消費之後才有機會去搏大獎,目前來看,這份報紙銷量破十萬問題不大。
唐百欣則始終沒有開口,始終津津有味的聽著盛家樂的講解,聽到盛家樂說報名方式被他交給自己名下報紙時,更是忍不住笑了起來,目光中滿是讚賞。
“如果沒有其他問題,我繼續講解,也就是賭性之外的第二點,參與感。”盛家樂回答完之後,繼續說道:
“《歡樂今宵》,觀眾是單純的觀眾,看著明星在電視機上搞怪耍寶,沒有參與感,但我們需要讓觀眾有參與感,只是報名參賽遠遠不夠,比如我們的亞視總檯大廳,能容納三百餘名觀眾參與錄製,所以報名者如果不能參賽,也無需失望,還有機會到現場感受氛圍,並透過參賽選手現場求助方式,有機會獲得現金獎勵,哪怕報名後沒能到達現場,也仍有獲獎機會,因為選手有電話場外求助機會,隨機打給某個同期報名者,如果那個場外人士幫選手獲勝,一樣會獲得現金獎勵,儘可能調動他們的參與感,讓他們產生為選手加油,就是為自己加油的感覺。”
盛家樂看了看自己寫的字,又看向眾人:“以上就是我要闡述的,至於其他細節,都可以在策劃案內查閱。”
“樂少……我對節目框架與設計都覺得OK,但我有一個之外的問題,你的策劃案沒有標明合作模式。”周梁淑儀不知道盛家樂的姓名,學唐百欣稱呼對方阿樂又有些不夠尊重,只能學之前葉家寶對盛家樂的客氣稱呼,開口問道。
“亞視之前與製作公司合作方式都是內容承製模式,這是十幾年行業非常成熟的商業模式,但因為如今香江新增了《版權保護條例》,而這檔綜藝之前已經申請版權保護,所以如果繼續沿用內容承製模式,亞視可能需要在製作費之外,打包將整套遊戲節目的香江版權買下。”
“就是這套遊戲模式,如果亞視現在自己繞開你製作,就會被……”周梁淑儀看了一眼唐百欣,發現唐百欣沒有任何反應,只能苦笑著自己說道。
“是的,天博大律師事務所會向各位寄函瞭解情況,評估侵權影響。”盛家樂點點頭。
周梁淑儀看向其他三人,葉家寶猶豫一下:“關於合作模式,樂少是不是另有一種想法?”
“的確,但首先這檔綜藝要先讓各位認可才行,不是嗎?”盛家樂目光坦然的看向葉家寶回答道。
葉家寶看向周梁淑儀,點點頭:“我回去之後認真考慮一下。”
“很棒的想法,用賭性對抗慣性,是之前我們沒有考慮過的思路,樂少是一直活躍在新加坡或者馬來西亞的影視製作行業嗎?”周梁淑儀合攏手上的資料,面帶微笑的對盛家樂問道。
香江本土的節目製作人才,周梁淑儀大多都清楚,所以以為盛家樂是從新加坡或者馬來西亞來香江發展的製作人,畢竟這三地的影視製作人經常互相跳槽。
盛家樂想了想,對周梁淑儀說道:“不,我之前從事漫畫行業。”
“可能是我們能醫不自醫,不如樂少看的更加深刻。”周梁淑儀笑著起身,與盛家樂握手,隨後看向唐百欣:“欣伯,我們回總部內部,召集製作人們討論一下實現的可能性,然後才能給出最終結論。”
唐百欣說了一聲好,讓唐廷嶽,謝琳琳送幾人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