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滴答。」

蘇玄身旁的小葫蘆已經裝滿,瓊瓊流動的靈泉溢位順著葫蘆壁滴落到下方的小水窪中。

這次蘇玄運轉大周天的時間比之前加起來還多,在靈泉的輔助下,他終於將傷勢調息好了,之前與白雲大戰幾乎被榨乾的丹田靈泉也逐漸恢復飽滿。

蘇玄運轉青玄錄玄功,開始內視自身,務必尋找出所有經脈損傷,因為他要開始嘗試鑄造靈臺,成就築基,全身一百零八處竅穴都已經被他全部打通,如今築基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根本無須築基丹的助力,但蘇玄需要用青玄錄上記載的玄功築基,難度還是比普通的築基之法高上一截,沒有名師指導,蘇玄只能按部就班,小心翼翼爭取不出錯。

我先將觀想界與識海融合了,現在才開始將其融合進靈臺之中,這先後順序的差錯,不知會不會出現問題,蘇玄詢問過兩位前輩,結果並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只說讓蘇玄試試先。

許是感受到了蘇玄的意動,紅塵在觀想界歡快地遨遊一圈,拖拽出一道赤色流霞,為空無一物死氣沉沉的觀想界平添了一分「人氣」。

蘇玄催動青玄錄玄功,凝神煉胎,以心相觀想青蓮靈臺。只這一刻蘇玄頓時覺得心神放鬆,靈智清明,一股冰涼的寒氣直蘇玄天靈灌下,白霧濛濛地,漸漸將蘇玄的身子籠罩起來,識海之中有惡念雷劫化作一條條張牙舞爪的惡龍,咆哮著朝靈臺之上的蘇玄殺來,這便是紅塵鍛劍訣的第二次鍛劍,在靈臺初結之時便是錘鍊紅塵的最好時機,錘鍊紅塵之時流露的絲絲精純劍氣能反哺蘇玄自身,相輔相成,可以說這紅塵鍛劍訣就是為了青玄錄而生的配套秘術。

當然這觀想之法才是青玄錄這部道經的真正珍貴之處,除了一些天生啟智或有宿慧在身的轉世身,一切觀想之法都需要踩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如今天道殘缺,感悟天理更是難度倍增,沒有一部合適的道經功法支撐,任憑你有再強的悟性也修煉不到頂點。

在劫念之力的錘鍊下,青蓮靈臺緩緩由虛化實,盛開的一片片花瓣漸漸合攏將蘇玄完全包裹起來,蘇玄神思流轉,覆於花瓣之上,細細雕琢,務必讓青蓮觀想體趨於完美,這個過程中蘇玄過往修煉的點滴都會被篆刻在青蓮靈臺之上,一個個形狀怪異的蝌蚪狀符文緩緩攀附而上。

紫氣東來,有無相妙法生。

就在此時,蘇玄識海之中吟唱出一聲佛音,一個金色的萬字佛印伴隨著其餘符文一同篆刻在蓮葉之上,神光四射,蘇玄天靈之上有一道金光沖天而起,異象橫生引得一眾飛禽鳥獸四散奔逃。

蘇玄端坐青蓮靈臺上,看著一瓣蓮葉上的莫名佛印,陷入了沉思。

不知是好是壞,他剛才應該是沒有催動那部佛經秘法的,如今的情況只能是那兩個神秘莫測的和尚動了手腳。

雖然在那兩個和尚身上感覺不到惡意,但蘇玄還是有點心生芥蒂。

畢竟這東西不受他的控制,完全是自發而為。

「罷了,先築基再說。」

蘇玄凝神靜氣,將神魂緩緩融於青蓮之中,神思恍惚間,耳邊有天音妙法低語,如大道神音,在蘇玄識海之中迴響,蘇玄聽不真切,即便是努力記住也是轉頭就忘,即便如此,蘇玄還是全神貫注地爭取不漏掉一個音節。

天地復降甘霖,丹田之中的青蓮花苞在靈雨的滋養之下都緩緩開了個口子,其中緩緩冒出紫色煙幕,氤氤氳氳,抓之不住。

這一口先天鴻蒙紫氣,任何智慧種族都有,是天道之賜,或者說因果顛倒,是先有了這口鴻蒙紫氣,這種族才能誕生智慧,此間因果修真界有不少學士研究過,但都沒有研究出個所以然來,這個說法也就被擱置一旁。

鴻蒙紫氣透過蘇玄經脈流向

他的四肢百骸,所過之處如清泉透過指間縫隙,令人心曠神怡,如痴如醉。

鴻蒙紫氣緩緩透過氣竅來到身體表面,最後被一道青色光芒重新壓了回去,一呼一吸間,形成體內小迴圈。

這是最初步的無漏之軀,也是道經之上的最終追求之一,天地無漏,於人身小天地中自成宇宙,道經之上的玄妙之法像是銀河懸垂,奔流而下,氣勢磅礴,光明正大,越是修煉得深入,蘇玄越是感覺自身的渺小,和這部道經的偉大。

青蓮靈臺由虛化實,蘇玄這次築基順暢無比,簡直就是水到渠成,毫無阻礙。

「這也許就是一百零八竅皆通的好處?其他人先築基再通竅,相當於先上船再補票,自然進階得磕磕巴巴,我一次性付清,卻是截然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