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天羅神通(第1/2頁)
章節報錯
聶遠山。
蒲東人士,武昭五十六年出生,乾明十九年同進士加身,時年二十一歲,同年任黃塘縣縣令,誕下生女聶玉清。
乾明二十一年,曲亭文會出七言律詩《不歸》,文采斐然,次年升入長文郡,妻女未隨,同年入儒林,開講《禮》堂之課。
乾明二十八年,因母去世,辭官回蒲東與妻女共守孝,隱退三年。
武烈元年,聖帝廣邀天下有識之士,聶遠山由同鄉舉薦,奔赴朝堂,輾轉之下,任職廣文府。
武烈八年,廣文府現魔宗,引大妖伐城,損失慘重,聶遠山牽連被遷,任離龍府知府之職。
同年任職途中,經兩府之間黑風澗,慘遭吞腹,其妻女聞訊而來,於離龍府守靈年餘。
……
倀鬼知府原名聶遠山。
李景元翻看過他的案卷,如今天問司中已經根據這位倀鬼知府的生平重新擬訂了一份懸賞,這其中自然有他一分功勞。
若論實力,這頭倀鬼知府成就的黑虎真身未必比得上黑山君,但是論智謀隱忍,後者卻是萬萬不及。
對府城來說,反而是這種如同毒蛇一般的敵人更加難纏,如今這位知府的賞金已經到了一顆純元金丹的程度。
一枚人元金丹可以增加抱丹的機率,如果用資料概算,大概可以增加千分之一的機率,每個人大概服用三瓶之後就會失去作用,也就是說,這類丹藥可以增加百分之三四的機率,已然不低。
這類看似雞肋的丹藥,在市場上卻是常年供不應求,一枚可賣上萬兩紋銀不止,若是以瓶論價值,比三陽丹還要珍貴幾分。
而純元金丹,則是可以提升金丹底蘊的神物,一枚便可讓三品之下的真丹更進一步,即便是對結了上三品金丹的天之驕子來說,也有大作用,真正的價值無量。
據說這枚純元金丹是由一位隱世宿老所出,潘府祖輩曾對其有恩,於是託付天問司,當懸賞之用。
這卻是意外之喜了。
這份懸賞目前暫未擬訂,所知者渺渺,那枚純元金丹正是由葉梵帶來,而那位宿老的實力,據說已經到了大天師的境界。
潘府有此後臺,李景元卻是萬萬不知,甚至還為自己先前偶爾閃過的念頭有些後怕,看來無論是何世家豪門,都有其立身的緣由,只是潘府這次驚變過甚,被大妖端了老窩,卻是怨不得誰。
若是府上有一位宗師,再不濟也能撐個幾天,何至於一夜之間盡皆妖化。
走在略顯冷清的偏道上,李景元如同剝開雨幕的游魚,雙目之中,如鱗紋遍佈的眼球上,一絲法力真印如夜中燈塔,破開蒙昧。
元魂雖換,但黑虎真身卻是沒變,自己的大天羅手將法力真性封印進了真身體內,哪怕是宗師,短時間內也無法祛除。
幾日之間雖然侷促,但他沉神悟妙,性命真修之下,已然入得一門神通,此神通依託於大天羅手,但妙用威能卻大過不知凡幾。
其中一項妙用,便是這法性真目,可勘破萬法真性,如今在他用來,卻是尋自己的真法靈性。
也算得體。
此法,名[天羅]。
這也是他敢一人來尋聶遠山的底氣。
至於修為,當初黑山真身也不曾逼出自己真修,何況一個半路劫道的知府。
能以倀鬼之身反噬黑山君,這位知府可謂臥薪嚐膽,但這種人肯定有大圖謀,或者是自己的執念。
他看過聶遠山的生平,為官不算清正廉明,但也沒有貪婪無度,所以他猜測這位知府應該是還有什麼心願未了。
而這其中可能性最大的,就是當初守靈之後就不知所蹤的妻女下落了。
……
離龍城城外往西南百里,有一座碧陽湖,分屬明庭江支流,儘管龍安位屬南域,但是天下幅土遼闊,城池之間動輒數百里,這西南百里在領土自轄權上是離龍城代為管轄。
只是地處偏遠,又無田地,所以至今無人臨近,只是這一片去年卻是聲名大振。
此事還要從舉試說起。
聖朝統領天下,開文武共舉,國力雖然強盛,但國土萬萬裡,真人日夜難盡途,何況凡人,但是文武舉試,到了府試這一關,必須前往各地郡城安排考核,否則便不被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