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國內的雪健老師、國立老師、國強老師;港臺地區的千面影帝梁家輝;歐美地區的傑昆·菲尼克斯(鳳凰叔)、安東尼·霍普金斯(漢尼拔)、湯姆·漢克斯(阿甘)等等。這些都是站在演技的金字塔尖的人。

稍差一些的就是,他們的演技也是站在金字塔尖的人,不過卻只能演一型別的演員,同質化嚴重。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我李大團長李幼斌老師。

大多數的人的能夠摸得著天花板,也就是第二檔的水平了,想在進一步,是要有一定機遇和天賦的。

不過只要能達到第二檔種水平,遇到一些好片子和導演,國內的獎也能拿遍!

第三檔水平就是演技入門到大成之間,不好在繼續細分下去,因為這其中太多人在這其中了。

自己認為前三檔才能稱之為演員,剩下不入流只能被叫做明星或者小丑罷了。

目前張佳妮的處境是一種十分尷尬的地位,勉強懂的怎麼演戲了,但遇到一些難度較高的戲份,就不知道要該如何處理了。

就像今天這樣,因為對手是叫獸導致無法入戲。不過自己也不能單純的怪張佳妮。

要是朱琳女士(女兒國國王)面對的唐僧不是徐少華飾演而是叫獸,估計也難拍出那麼經典的一幕來。

而現在最容易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替換交流物件。

替換交流物件這是表演藝術“方法派”的一大特色。

一般的表演藝術流派分為“體驗派”、“方法派”、“表現派”,三者其實並無高低之分。而方法派傳承自體驗派,與體驗派表演形式相同,要求演員達到下意識的真實反應,但有一點顯著不同,那就是方法派允許演員替換交流物件,而體驗派不允許。

這裡的“替換交流物件”指的是在表演的過程中可以不用與正真的對手演戲,在美國的電影演員就有許多使用方法派的成功例子,因為他們不能保證所有的演員都同時在場,所以有時候也是必須的。

而未來這種方法在國內得到了發揚光大,並逐漸變的離譜起來。

“佳妮既然無法看著叫獸入戲,那換個人和你演,你看怎麼樣!”

“都到這會兒了,你要換掉叫獸!”張佳妮感覺自己是不是有點對不起叫獸啊,因為自己的原因把他給換了!

顯然她沒有理解自己的意思。

“不是,你理解錯了,我不是要把叫獸給換了,只是這場戲讓你和叫獸分別演,最後在用技術剪在一起。”

“還能這樣操作?”張佳妮瞪大了雙眼,嘴巴也張的圓圓。

“孤陋寡聞了吧!你也休息會兒,都累了半天了!等會看看誰比較合適陪你演這段!”

讓張佳妮先休息會兒,自己去找沈飛飛商量下一步該怎麼辦,找誰比較好。

跟胖子說了自己的想法,他也覺得換人這個方案可行。

“靠譜,誰比較合適呢!”沈飛飛摸著下巴思考著。

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了眼前的李非。

還有比李非更合適的人選嗎!

絕對沒有人比他更合適了,況且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發現張佳妮對李非有意思。李非也亦然,嘴上說著沒什麼,但他自己沒發現對張佳妮格外上心嗎!

這倆人可謂是郎情妾意,只不過都揣著明白裝糊塗罷了。

沈飛飛認為自己的想法簡直是太好了。

哈哈!自己可真是個小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