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多觀眾都討厭餘震,認為他的作品劇情狗血、服化道辣眼睛,然後就是找一群帥哥美女在那尬演。

不過當年他做編劇時可不是這樣!

比如焦恩俊的《我愛河東獅》、朱笑天版的《楚留香傳奇》以及後面的《國色天香》,這幾部劇的水平和審美濾鏡,是非常不錯的。

都是真刀真槍、實景拍攝,畫面是賞心悅目。

不久後餘震單飛出來,開設屬於自己工作室,戲路創作就走偏了,只想著走捷徑、抄襲,各種炒作!

在很早之前李非就說過,餘震其實更像一個商人,而不是真正的藝術創造者,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錢!

他研究市場總結出一套財富密碼,從2010年的《美人心計》開始算起,他的每一部劇無外乎這六點。

首先就是他的作品,都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讓人一眼就記住。

第二他將作品裡的人物符號化、性格極端化、感情純愛化、價值觀單一化、主旨心靈雞湯化、情緒體驗虐心化,只講效果不講邏輯。

簡單粗暴一點來說就是,怎麼狗血怎麼來、怎麼弱智怎麼來!

第三餘震工作室的創作方式也別具一格,他自稱“集大成”型編劇。

什麼意思呢?

就是借鑑一切可以擁有價值的創作元素,包括但不限於小說、其他影視劇、遊戲、網路段子等等。

所以他的作品中往往很多看起來”似曾相識“的細節。

第三話強大題製造能力,如果李非沒有重生的話,在國內餘震才是最早利用網路,炒作電視劇話題熱度的人。

第四工業化生產劇本,從每年餘震工作室腹瀉般的產出,就可見一斑!

第五敏銳的商業嗅覺,有多少人知道視為清穿第一劇的《宮鎖心玉》,論起立項時間,它其實是《步步驚心》之後。

但餘震靠著敏銳的嗅覺,他認為類劇作必火,於是不斷加快作品的創作,結果竟然趕在後者之前開播,從而搶佔了“中國清穿第一劇”的位置,甚至讓很多人覺得步步驚心才是跟風之作。

第六目標受眾群明確,餘震劇作的主要受眾分為兩類人,一是90後甚至00後,他們缺乏社會閱歷,不願立體化看待世界,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他們往往只相信自己眼前所能看見一畝三分地!

並具有明確粉絲屬性以及嚴重排外性,這就是飯圈的雛形。

不久後他們這批人,也的確成為飯圈的主要戰力!

而餘震的第二兩類受眾則更加NB。

她們才是造成餘震劇、瓊瑤劇收視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漂亮國人曾經做過一件非常有意思的調查研究,他們發現如果很多人在一起看電視,不管是一家人還是單位同事一起看,遙控器總是在最有權力的人的手裡,或者說最核心、最受重視的人的手裡。

哪在國內普通家庭中,地位最高的人是誰呢!

結果顯而易見!

各位親愛的媽媽地位是最高的,同時她們也牢牢的掌握著遙控器的使用大權。

對於她們來說,電視劇只是每天辛苦勞動後用來消遣的,導演編劇是誰不重要,哪位大腕明星主演的,也是沒那麼重要。

好看就行。

於媽的劇雖然弱智,雖然爛,但總逃不過有吸引力,有討論度,刺激!

這就是她們的最愛!

也是因為這樣《山河戀》才能在收視率上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

是《太陽的後裔》遠不能及的。

而優酷找到餘震來對付李非這匹黑馬,也是看重的這一點。

不過他們卻沒發現,網路影片平臺是與電視平臺的受眾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