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自然死亡》播出後的一個小時內,點選率就破了5萬。

按照這種趨勢,到明天第二集播出前,點選率破五十萬應該不成什麼問題。

因為之前宣傳的攻勢,很多人都是懷著好奇的心理點了進來,而他們只要點進第一集,基本上就出不來。

《非自然死亡》劇情節奏簡單直接、畫風清奇,受夠了又臭又長國產劇的年輕人,非常喜歡這種風格。

更別說最後一段感人肺腑的劇情,簡直是點睛之筆,將第一集的全部內容都昇華了。

在劇集下方的評論區,也開始熱鬧起來。

“超級好看,就是有點廢紙巾,可哭死我了!”

“我也是!姐妹。”

……

“這劇簡直是不要太良心!第一集劇情要是給馬桶臺去拍,估計沒個30集是講不明白!”

“哈哈哈!讓你給笑死了!”

“你說的好有道理,一時間我居然不知道還如何反駁!(狗頭)”

……

“求BGM!”

“愛的自殺,在問供養!”

………

“恭喜你發現了新大陸!”

“真正國產良心劇,就是可惜了!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在電視上讓更多人看見。”

…………………..

在評論區裡是清一色好評,只有少數不和諧的聲音,不過很快的就淹沒在如潮水般的流量裡。

這才是真正的好評如潮!

小唐同學自譽為專業影評人,自然是不甘落於人後,收拾好心情後再次看了一遍第一集,連夜趕稿寫出一篇評論,掛著自己各大公共平臺的賬號上。

“我在想,為什麼《非自然死亡》的劇情能夠打動我,讓我慟哭出來,雖然我確實是一個很容易被“感動”的人。

但眼淚哭幹後,冷靜下來仔細回想,覺得這部劇其實也就那樣,不過就是一部披著法醫外皮的推理劇而已,只是它偏漫畫式的劇情推進,不同於傳統的國產劇風格,而且更加的側重於對人物情感的刻畫,讓人耳目一新。

不過僅僅是這些因素,和歐美同型別的劇作還差點距離,尤其是它在播出前,擺出的陣仗之大,令人咂舌!

讓人的期待值就更高了。

離第一集結束還剩5分鐘的左右的時間,其實我已經做好要噴李非導演的準備,不過當主題曲lemon一響起,我就開始跟著旋律一邊點頭一邊流淚,然後把剛才的自以為是的理性分析全部推翻!

李非導演不愧有鬼才之名(李導NB!),他指出了一條別樣的思路來,既然邏輯已經玩不出新花樣,那我們就走溫情路線。

無論故事是多麼的富有戲劇性,劇情展開了多大的套路,但感情卻是最真摯的,簡單又美好!

就如英國詩人拜倫曾寫過的:“Today is a beautiful day,but I can't see it!”(春天來了,我什麼也看不見!)

他觸及到了我們心裡柔軟的點,並與之共鳴,就只是這樣而已。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因為明白,所以體恤。

悲憫,不是居高臨下的同情,不是身懷優越的可憐,而是一種感同身受的惋惜,一種同病相憐的悲傷。

通常這顆悲憫之心,是埋在許多人的心裡,藏在許多人的眼睛裡,因為我們認為自己早以看淡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同時也無暇顧及他人。

不過我們都是人、活生生的人,而且我們的身上都遺留著揮之不去的動物本能,面對有著同樣脆弱、短暫、虛妄、無奈的人生,再也掩飾不住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情感。

這個世界已經很冷了,一群失意的人只有互相擁抱才能溫暖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