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時候到了。

將足夠的監管裝置以及機器人留下,又在軌道上放置了有益於增加社會學進度的觀測站,徐煬把比鄰星b當成一個培養皿,持續監督觀察那些超級綠皮的發育狀況。等下一批探索者來,應該就能收菜了。

隨後徐煬就點亮星門,帶先鋒號飛船遷躍迴歸。

對於艦船乘員來說,比鄰星的探險就像一次長途遠征,前途未卜,而最讓他們震撼的還是時空上的差異:儘管透過星門縮短航程,他們還是花了4年時間才完成一次往返。

人類壽命太短,只要幾次宇宙航行,人間就會發生很大變化。宇航員們仍然風華正茂,但地上的朋友已是垂垂老矣。每念及這一事實,乘員們就感到太空探索的責任極其重大。

經過這次探索後,人們很清楚,眼下人類文明的殖民邊界,便是星門所連線的這些區塊,一旦將它們全部消化,人類文明的發展水平就要再上一個臺階,正式成為星際文明!

徐煬將先鋒號探索艦開回尼斯托星際開拓集團的發射基地,當艦船從大氣層下降的時候,他已經收到了莉拉的歡迎通訊。

“歡迎回家,主人。”莉拉語氣顫抖。

“我回來了。”徐煬在艦長室內站著,溫柔回應。

整艘巨大的飛船慢慢靠近地面,引擎隆隆作響,彷彿高奏凱歌的鼓聲。這一切都宏偉壯闊——人類勘察了比鄰星b,將其作為殖民地,踏出真正有意義的太空探索第一步。

“船上的大家都還好嗎?”莉拉說。這些年的責任讓她學會放寬視野。

“他們都玩瘋了,任務結束,航程歸期,他們都在艦船上喝酒,別擔心,我下的命令,他們盡情戲耍,昏天黑地,慶祝,享受,作為人類的先鋒,這是他們應得的。地上彈指一揮過了四年,不知道有沒有人錯過了重大的事情,是不是錯過了婚禮、葬禮、喜訊、哀訊……在他們回到故土之前,就讓他們盡情放縱吧。”徐煬道。

“那主人自己呢?有沒有懷疑自己錯過了什麼大事?”莉拉問。

“我什麼也不擔心,我只是我太想你了,我要把錯過的都補上,飛船還要有7分鐘落地,我要你,莉拉。”徐煬說。

“一切都很好。”莉拉感動得要哭,“再次:歡迎回來,主人。”

電波中斷,飛船在轟鳴中減速落地,在緩速階段消耗的燃料與加速時一樣多,它就像當初泰坦星神一樣轟鳴落地,不過它完全是人類自己的造物。

徐煬檢查各項引數,舊時代的人也許不會這麼細心,他則很關照細節,包括飛船的一切資源用量,各項物資的開支,他都親自過問。

一方面是得益於他自己堅持貫徹的高度資訊化工程,所有東西都清晰曉暢,由複合人工智慧檢查計算,杜絕浪費和資源錯配;另一方面,也是集體共力的精神在發揮作用,他很清楚,所有資源都是募集來的。是所有願意支援人類航天事業的人、社群和共同體,捐贈和拼湊出了先鋒號飛向宇宙所需的資源。

這是真正的人類精神,每一包固體燃料都有產地和捐贈者的名字,反應堆的每個零件都記錄了勞動者、技工和設計師的名字。

雖然飛向天空的是不過5000名乘員,但整艘飛船卻是由40億人類的心血凝結而成的。

先鋒號向下落去,回到它出發的平臺。

徐煬完成了他的任務,宣佈乘員們可以自由離開,他不再是他們的艦長,並感謝他們的付出。

來到艦艏,徐煬看到全世界的媒體人員都在外面的廣場上集結了,當先鋒號的乘員們下船,立刻遭到鋪天蓋地的搶拍。

“英雄!”

“航天英雄們回來了!”

“人類的先驅!”

“太棒了!”

“哇啊!看!看啊!”記者、自動錄影機器人和無人機不斷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