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可不是從機器裡列印出來的。”徐煬告訴她。

雖然現在很多人用機器設計伴侶,但徐澄應該不是那種找不到物件的型別。

“呱呀?”徐澄不解。她覺得以她的社交習慣,如果不從機器裡打出個男朋友,以後就找不到任何男朋友了。

“你可以去外面認識一些小夥伴,然後謹慎地選擇。”徐煬告訴她。

“不不……”徐澄認真地思考。

自己必須要有一個小夥伴。因為爸爸工作很忙、早出晚歸的,自己一個人待著實在太無聊了,她也想認識同齡人。

徐澄提到男朋友,這讓徐煬感覺患得患失的。

他也不知自己把徐澄嫁出去是種什麼體驗,雖然現在說還太早,但這是早晚的事情。

未來某一天,徐澄會愛上某個王八蛋,離開爸爸的懷抱。每個當爸爸的都得做好這樣的心理覺悟。

“說真的,如果找男朋友的話,你有想過他會是什麼樣的嗎?”徐煬問。

“呱呱不不。”徐澄從被窩裡伸出手比劃。

徐澄的男朋友三要素:

第一.男的。

第二.有錢買牛奶。

第三.不用工作,這樣可以一直陪自己。

“如果沒工作,怎麼給你買牛奶呢?”徐煬問。

“不不。”徐澄陷入深深的思考。

想著想著,她就抱著爸爸的胳膊睡著了。

到這份上,徐煬對徐澄物件唯一的要求就是對她好。

茫茫人海中,這樣的人應該也會存在吧。

週一,徐煬去量子計算機研發中心參與方案設計,繼續攻關亥伯龍的研究。

徐澄在家裡也要遠端上課,她把虛擬頭盔戴上,眼前的視界迅速變化,彷彿漩渦,色彩變得更加鮮豔,轉為通識教育課堂。

中性外觀的人工智慧教師向徐澄教授有關文學、數學、科學、歷史、地理五個方面的課程。

由於人類所受改造程度的不同,教育手段也有不同分級。

灌輸知識最快的方法是“知識燒錄”,直接在腦海裡締造成型的神經迴路結構,這種工作非常暴力,會留下不可磨滅的腦損傷,通常給公司人使用。

第二等是“虛擬現實課程”,要求參與者經過一定程度的義體化改造,至少要有腦機介面、基礎電子腦處理器以及神經電流集束,旨在將參與者的意識部分轉化為可供操作和編輯的資料程式碼,更容易與電子程式互動,令參與者能以遠超傳統學習方式的效率來接受知識。

徐澄還沒接受任何人體改造修飾,所以不能參加這種虛擬課程,實際上徐澄不打算接受任何人體改造。這種辦法通行於有財力和決心為孩子進行義體改造的家庭中。

第三等就是徐澄現在所用的這種戴頭盔進行遠端授課的模式,對生物體副作用很小,甚至不會造成近視。所有知識都以虛擬影像、影片和音樂的方式呈現。

一個頭盔就能包攬課本、板書和幻燈片的功能。

她左右看看,還能看到許多同學,他們都以虛擬形象存在,喜歡付費給自己加裝時尚外觀。

沒有人跟徐澄交流,因為他們感覺跟徐澄交流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