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距離會津城封閉已經過去2個星期,通往地面的連線處正式開啟,神空大廈的清潔工作得到完成,京都無限耗費巨資,消耗大量清潔用奈米機器人對放射性殘留物質進行消解,最大限度減少輻射汙染。

整座神空大廈從暉城區中央被移除, 留下一片圓形空洞,商鋪、酒店和倉庫被悉數清理,地面上的窟窿被修繕。

市長寺內大政宣佈,未來將修建巨大的升降電梯,以豎井通道的形式修建一座新的購物廣場,各大公司為此爭相投標。

神空大廈原本是個規模龐大的綜合體, 囊括租戶、僱員、公司人及其家屬, 還有學校和醫院,居民達到7萬之眾。

隨著髒彈引爆, 倖存居民即便逃過一劫,也淪為無家可歸的難民,安穩生活蕩然無存,沒有任何形式的救濟,掙扎在死亡邊緣,受輻射病、飢餓和貧窮纏繞,城市論壇上擺滿了他們哭訴求救的資訊,但毫無意義,在時代浪潮裹挾下化作微不足道的微聲。

徐煬大多數時候在伏案工作,學習文化理論和計算機技術,同時用數字心智連線資料庫,觀察90號公路的情況。

視察過90號公路普通人的生活狀況,又瞭解到會津城內經過災患後的難民,徐煬開始分析底層的境遇, 並著手設計新的方案。

在如今的會津城官方地圖當中,在它的西南角已經亮起一個白色長方形區域,從該區域起,直到北面的90號公路, 都已經註上了尼斯托公司的名字。

這片白色地帶便是尼斯托公司的轄區,對整個會津城來說不到1%。

整座會津城地圖裡還有大量灰色區域,代表沒有公司宣佈對其進行管轄,這些灰色區域是黑幫駐地,當地居民貧困潦倒,不值得公司進駐,成為暴力橫行的混亂地帶。

灰色區域佔整座會津城的60%,主要分佈在片木區和二十六號高地。

徐煬的計劃就是藉助自己的資源和人脈,慢慢掌控這些公司視野外的灰色地帶,與無聲處培植起屬於他的勢力範圍。

就目前的武力狀況而言,打下一片地區簡單,難的是如何治理。

徐煬慢慢錄入自己的想法,梳理並尋找對策。

公司主義制度下,人類受盤剝,窮困潦倒、沒有職業技能的普通人被排除在外。

他們一方面買不起公司製造出來的商品,另一方面沒有任何技能可以提供給公司,所以就成為多餘的、無意義的人口。

對巨型企業來說,整座會津城的居民都算多餘人口, 他們把沒用的人丟到會津城, 就像把垃圾衝進下水道一樣。

為了減少無用人口、增加優質人口, 公司一直在想辦法減少垃圾人的數量,也就是系統性地淘汰和滅絕底層。

讓底層絕育、讓中層擁有更高的智力水平和專業技能、讓頂層享受奢華生活和技術福利。

以前有段時間,底層人還瘋狂生育,因為從中可能誕生出魔女幼崽,可以把她們賣給公司來改善生活。

察覺到這一趨勢,公司聯盟早早頒佈法令,一旦找到魔女幼崽,任何公司都可以無條件將她掠走,不需要支付補償。

投胎成為一門學問,如果一個人生於底層,就必須竭盡全力學習、競爭,瘋狂投資自己的能力,從而爬到中層,爭取得到頂層的賞識,具有一技之長,變成服務並依賴他們的專家。否則就只能繼續留在會津城這樣的困苦之地,與窮兇極惡的黑幫周旋。

人類文明發展到這個階段,“人類”本身變成燃料、資源和廢品,這是歷史程序的問題,公司主義發展到這個地步已經畸形。

更糟糕的是,人類在社會中已經是原子化的存在,一個個彼此疏離、互不認識、互不理解,在這個階段人們尤其脆弱,因為以前用於團結人們的“家族”、“部落”、“民族”、“國家”等概念全都在席捲世界的公司主義大潮中被肢解。

對每個人來說,他們就會感到孤獨和透明,認為自己是個無價值的渺小存在,時常幻想就算自己立刻消失,世界也不會產生任何變化。理想和榮譽感也隨之消亡,因為沒有任何信念值得追隨。

公司不承擔底層管理的責任,所以底層社會的自我調節功能完全失效,變成完全的叢林形態,迴歸弱肉強食的原始模式,這種情況下孵化出來的支配者必然是黑幫、毒梟、軍閥,欺凌弱小、殘害無辜。

要改變現狀就不能止於空談,必須重塑賽博世界的底層秩序。

那就需要一個組織機構進行管理,掌握自己的武裝力量,並推行一系列有助於維持秩序的法令,這樣才能改變現狀。徐煬暗想。尼斯托公司作為一個經濟組織,不是為了牟利,而是為了開闢另一種道路,重建底層人的歸屬感和凝聚力,為底層人兜底。

資本不走這條路,徐煬可以走。

人們缺的是自衛的能力和自我發展的資源,已經窮困到這個地步,團結、互助、串聯是唯一的出路,單打獨鬥只能被公司主義吞噬。

次日,一道光幕牆壁在90號公路盡頭亮起,沿地下隧道、巖壁和路徑鋪展開來,這是公司轄區用於劃定疆界的手段,居民已經司空見慣,只是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看到一家公司正式入駐90號公路。

光幕牆上滾動著尼斯托公司的招牌,商標是公司名的藝術化字型,旁有標識碼可供掃描,通往公司的官方頁面,介紹自己是一家綜合性公司,介面簡陋,乏善可陳。

緊接著,直屬於尼斯托公司的“90號公路自治社群”隨之成立,並開始招募人手、籌備執行。

按照徐煬的理念,這家社群的目的就是讓底層人抱起團來,凝聚多數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