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條雪河自崑崙山脈而出,到此處便開始出現降落拐點,降落到幾十米下的山底,一支奔流向南,另一支分流向北。

兩人自河口左側沿著峭壁行進,追的正是那條北流。

不管這個世界是哪、是什麼樣的世界,兩個人覺得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早晚都會出現人類,有人類就會有文明,如果存在的話……

起初在雪河北流兩岸的峭壁只相距兩米,待走出數天後,他們發現這條峽谷越來越寬,最寬的地方達到了六七米寬,雖然兩岸看起來頗為平坦,但是谷底在河水的沖刷下卻變得怪石嶙峋,一眼望去,谷底幽深,形勢極為險峻。

開弓沒有回頭箭,沒辦法,繼續向前走吧。

又向北行進了十數天,這一日行到一處。

“哎,你看前面是不是有一座橋啊?”

“哪呢…哪呢…,哎,真的有座橋”,李玄機打起精神望向數百米外的那座石橋。

待二人走到近前再看這座石橋:橋寬十米有餘,橫跨在四米寬的峽谷之上,由鋼筋混凝土澆築而成,不過橋面卻在中間斷了,是一座斷橋。橋頭處立有一碑,上書:“崑崙橋”三個大字,下面是一行小字:“崑崙橋又名一步天險橋,始建於1950年。”

“斷…斷橋?這中間的斷面怎麼也有快兩米寬了吧,這怎麼過去啊”李玄機嘟囔道。

這座崑崙橋斷裂處的鋼筋裸露在外,上下翻飛,看起來像是被炸斷的。

張小瑤走到橋頭近前向下望望,但見湍流不息的河水在深邃險峻的幽谷中急湍宣洩,噴湧咆哮,不斷地激起層層雪白的浪花,發出陣陣猶如雷鳴般的轟鳴,真是令人望之眩目,聞之喪膽。

‘不敢走,不敢走,慫…’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張小瑤一揮手,繼續向北行軍……

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五十八天,水有了轉機。

那條峽谷兩側的地勢逐漸變緩,北流河水也彎曲著改道向東流去。

第五十九天,路也有了眉目。

眼前是一條柏油公路,路基寬10米,雙向兩車道,順著那條北河自西向東一直延伸,一眼望不到頭。

這條柏油路的開端或者說盡頭就在此處,旁邊立有一塊路界碑,上面刻著四個血紅大字:“通天崑崙”,在碑的底部還鐫刻著數行小字:“通天崑崙路東起西海省青唐市,西止崑崙山口,蜿蜒在崑崙河北側,全長1937公里。1950年由國家公路建設局承建,於1954年鋪建完成。”

“前為崑崙天險,懸崖峭壁遍佈,吃人野獸橫行,為了您的安全,國家公路建設局建議您到此止步。”

“通天的路時有盡頭,攀登的心永無止境!”

“國公建祝您返程愉快!”

“1954年10月1日”

“華夏國家公路建設局”

……

“華夏…嗯…”界碑前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之前沿著河岸走,現在開始要沿著路走了。

路都有了,人還會遠嗎?——魯•遠遊詩人•迅

果不其然,第六十天,路的前方出現了一座小鎮,就坐落在崑崙河與通天路之間。

“嚯…那是一口泉眼吧?還是活泉呢!”李玄機指著一處泉臺說道。

就在通天崑崙路邊有一泉臺,高1米,泉口直徑1.6米,泉臺外部是圓形,內部是正八邊形,全部是由塊石砌成,旁邊留一出口,泉水很旺,不斷從泉眼處向上噴湧,翻起層層浪花,並傳出“嘩嘩”響聲。

張小瑤繼續無視他一路的大驚小怪和囉裡囉嗦,煩不煩啊。她率先順著泉臺旁的一條水泥小路向小鎮走去。

“嘁…不識風趣”李玄機綴在張小瑤後面東望望西望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