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兩個實驗體不斷往氣泡膜方向靠近,伊甸園42陷入兩難的決策中。

首先,兩人肯定沒有辦法逃離這個氣泡。就算在氣泡內膜貼上一千噸人類所用的TNT炸彈,估計也只是泛起幾下漣漪,爆炸產生的能量波壓根透不過膜的百分之一就被緩釋掉。

其次,它更不用擔心兩人會把氣泡膜弄壞,無論兩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撼動氣泡膜一分一毫。

現在伊甸園42擔心的是,兩個實驗體的思考狀態究竟是如何的,以及這一場實驗還能不能繼續進行下去。

如果它出手干涉兩個實驗體,那這場實驗必然不能進行下去。如果袖手旁觀,使用一些常規手段修正實驗,得需要搞清楚兩個實驗體的記憶情況是否已經影響實驗的正常進行。如果是,那常規手段就沒有了意義,若果不是,那就可以省下一大筆重開的能源,接著進行這場實驗。

除了在每場實驗開始前會對兩人大腦的海馬體進行記憶篡改外,觀察者和伊甸園42沒有碰過兩個實驗體大腦其他部位,即除了儲存記憶的海馬體,兩個實驗體的大腦是沒有被玷汙的,沒有受到外來文明的影響。

關於實驗目的的資料都是從外部進行觀察收集的。觀察者和伊甸園42給這個實驗設計了一條專門的資料收據渠道,一套檢驗資料流程以及多種資料效能分析方法,用來準確描述收集來的實驗資訊,以便在最合理的範圍內得出人類情感的本質。

如今,伊甸園42沒有辦法瞭解兩個實驗體腦子的所思所想。

這是一個難題。

還有一個難題是方案的選擇。

出現問題後,伊甸園42會根據問題的資訊進行推演,從而得出更多個可行方案,然後再根據問題所佔據的某方面權重進行取捨,在多種方案中進行權衡利弊後,最後得出最優方案。

出現問題是如此解決,準備每一個事件也是如此準備,在眾多方案中篩選出適好的方案,再從適好的方案中進行各方面的權衡,得出一個最科學、理性的決策。

伊甸園42的設計核心是理性。

如今,兩個實驗體已經和實驗開始時產生巨大偏差。

實驗需要中斷了嗎?

伊甸園陷入一陣龐大的資料分析中,一方面是考慮實驗中斷所帶來的沉沒能量損耗,能源在現在擺在第一位,另一方面是考慮實驗資料得失等多方面問題。

……

車輛還在行駛過程中,墨欣桐迎著風的臉慢慢眯起眼睛,享受汽車行駛在柏油馬路上特有的風氣。

“到了!”

不到四分鐘的時間,墨欣桐拿起手機,看了看地圖後,對丁儀說,“我們到了!”

丁儀看到馬路還在往前延伸,逐漸延伸到群山山腳,視野的盡頭。

四周沒有任何變化,馬路圍欄外是稀疏的矮樹和平原,頭頂上是藍天白雲。

“這裡就是城市的邊緣嗎?”他喃喃自語。

墨欣桐也覺得奇怪,這和她想象的也完全不一樣。

司機阻擾兩人前進的地方,就是這裡?看起來和路上的風景沒有任何差異。

太陽已經從山巒上升到半空中,麵包黃的陽光灑滿整個大地,光線充足,天空湛藍。將車輛的速度降到60公里每小時後,丁儀和墨欣桐一邊望向兩側的窗外,一邊仍由車輛繼續前行。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由前向後的衝擊感猛地從車頭傳來,兩人來不及反應,強烈的撞擊感已經來到駕駛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