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七月。

丁儀漫步在位於內蒙某個軍事基地外的山野中,身後有兩個拿槍計程車兵跟隨,距離二十米左右。

這座山野已經是在軍事警戒線之內,有軍事監控大範圍監控,但為了安全起見,將軍還是給丁儀配置了兩名士兵。

丁儀並沒有在意跟隨計程車兵,慢慢走自己的路。

今天的天氣很好,萬里晴空,空氣中都是草地的味道。他腳下的山野不高,山上也沒有什麼植被,都是低矮的新開的各種叫不上名字的野花,隨處可見。

山野上,丁儀可以居高眺望遠處的光景,草原一眼望不到盡頭,只有一條國道在即將消失的地平線那裡。

那應該就是他來時的路。

距離他來到這裡已經過去半個月的時間,這半個月以來,每天晚上都會有專門的人員來採集他關於與外星文明接觸的資訊,他都會共享出去。

至於幾分真幾分假,共享了多少,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這些資訊量也足夠龐大了。

要知道,丁儀現在大腦裡面有的資訊,如果編撰出來,可遠比永樂大典要多。

但丁儀在分享這些資訊時,也不知毫無保留,他有自己的想法,詳略得當。通常一句話裡面就蘊含巨大的資訊量。

比如他曾交代自己如何回來的。只用了幾行字:乘坐光速行使飛船,透過黑洞穿越長段時光。

單單這兩句話,裡面的資訊量就夠展開說很久。丁儀對此,有的說,有的不說。

隨著談話的進行,丁儀在這個軍事基地中的地位也慢慢發生變化,從一開始的類似犯人之類的角色,變成一個身份重要的受保護者。

軍方不敢動他,政X也不敢動他。

丁儀身上現在有一個絕對重量級的標籤。

他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和外星文明接觸過的人類,甚至還可能是全球唯一一個。

他的身份是極其保密的,同時,也十分珍貴。

在這半個月以來,丁儀也大致瞭解到軍方秘密進行的【外星人類尋找計劃】。

這個計劃意在尋找一些和外星文明接觸過的人類,以此瞭解外星文明。這種計劃的初衷是說的過去的。當今人類的航天水平遠遠不足以探索超過太陽系外的太空。於是在正常的航天科技樹發展道路上,分叉出這樣幾個計劃:太空文明尋找計劃;外星人類尋找計劃。

前者就是使用天文望遠鏡對太空發射電磁波為主要途徑;後者指在本土地球上,尋找可能出現過的外星接觸人類事件。

外新人類尋找計劃實施以來,雖然曾有好幾次相關的線索,但無一例外,都是虛假線索,並沒有獲得任何實質性進展。

從計劃成立到現在,沒有找到任何一個與外星文明接觸過的相關人類。唯一一次對外星文明有較大接觸,就是在橫斷山脈那邊,找到一個類似於麥田怪圈的痕跡。當地居民都聲稱自己曾發現過外星飛盤的痕跡。

後來調查得知是一個噱頭事件,這個計劃的經費大大削減,但依然存在。

關於尋找人類與外星文明接觸痕跡,這些計劃其實在每個國家都有相關的秘密機構在私底下進行,都是軍事級別的保密,不可能讓一般人知道。

即使是在地下文明出現的今天,這些機密也是不可能進行國際共享的。

就像美國的51區不可能把裡面的情況公開出去一樣,我國不可能把核潛艇的位置公佈出去。外星文明是否存在,可以和這兩種情況畫上一個同等的等號。

“丁儀先生。”

丁儀走下山野時,發現一個穿著軍裝的女人已經等待他似乎很久了。

是國安部的萬燕。

“現在好像還沒到接受談話的時間。”

“是的。是的。”

萬燕看著眼前這個不過十八歲的男人,連忙道。

她的目光始終落在丁儀身上,透露尊敬不已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