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太空之旅(3)(第1/3頁)
章節報錯
日常(關於時間)
進入太空後,丁儀和墨欣桐的認知提升到一個新的檔次,兩人對生活各方面的感知發生很大改變。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時間觀的改變。
太空漫遊會導致兩人原本的時間觀念逐漸崩潰,最後全部消失。
兩人沒有辦法根據外部環境辨別兩人所處環境的時間。
窗戶之外,只有無邊無際的太空黑暗,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中,永遠只是散發著暗澹光亮的不知道距離兩人多遠的宇宙星體。
飛船上,再也沒有了日出,正午,黃昏,黎明的說法,也沒有了晴天,雨天,陰天的天氣,兩人睜開眼睛,能望到的都是飛船艙體。
42能夠透過全息投影,讓飛船內部暫時充盈擬地球環境,但艙體內部的空間不大,兩人一走就碰到了牆壁,這種效果並不明顯。
兩人很難再次和遠在一千三百光年外的地球同步時間,因為兩人所乘坐的飛艦一直處在高速航行的狀態,速度越快,飛船的時間就會越膨脹。飛船的速度一旦發生變化,與地球之間的相對時間也會發生變化。
因而,飛船和地球的時間要一直同步,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再者,時間流失後,兩人的生活作息受到很大的影響。
在平時睡覺的時間運動;在平時運動的時間睡覺,全然不不知。
丁儀把這種情況稱為“對飛船時間的適應期”。
他在生活區的起居室艙壁上給兩人安了一個只屬於兩人的時間掛鐘。
一週後,兩人逐漸適應了飛船時間。
日常(關於飲食)
飛艦的食物主要有兩大來源,一個是來自第三區域的食物儲備區,那裡屯放了五年份的食物。
可能有人會好奇,五年份的食物會不會太礙位置了。
回答是:否。
這些食物都經過高強度的壓縮,壓縮方法和人類對壓縮餅乾的壓縮方法不同,但達到的效果卻是人類壓縮餅乾的數十倍,不僅保留了原有的味道,甚至連水分都能儲存。這五年的食物共有上百種口味,使用前,只需要放在專門的視窗內進行解壓就行,能復原到原樣的百分之八九十。
第二個來源則是種子庫。
在第三區域的後側方有一個種子庫,裡面安置的都是42號氣泡裡各種地球植物的種子,包括糧食種子。
種子可以在飛船裡進行培養,從而得到糧食。
但肉食目前只能從儲備庫裡獲得。
當下,墨欣桐已經將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種子拿了出來,放到生活區的種子培養室中,培養室裡模擬地球植物生長環境,陽光充足——用能量製造陽光。
在兩個月後,他們就可以獲得第一批成熟的糧食作物。
關於培養室的能量消耗問題,這其實並不需要消耗很多能量,在把能量轉化為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熱能時,特殊的培養皿會將植物生長時產生的多餘生物能轉化為培養室所需能量,形成很好的迴圈。
如此一來,培養室的能量消耗可以減少百分之五十。
目前兩人吃的都是來自儲備室的食物,生活區裡有廚房,墨欣桐主要負責做飯,每次會讓42選擇不同種類的壓縮糧食,以達到飲食均衡的目的,然後在廚房進行二次加工,再捧上餐桌。
丁儀覺得味道很贊。
日常(關於生活起居·丁儀)
丁儀感覺自己在飛船上的生活起居並沒有什麼變化。
以下為他今天的一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