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進入這顆行星。

地球。

他輕鬆得到它的名字。

地球上充滿生命,隨處可見的都是生命。

觀察者不知道多少時間沒有出現的激動情緒開始浮現,激動之餘,他沒有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開始在地球上挑選合適的生物。

這個生物的挑選很嚴格,最重要的一點是,能最大程度代表這個星球。

他從極地冰川飛過,穿越遼闊的太平洋,在短短的幾個地球日遊遍整個地球,並且對這個地球的文化歷史有了一定的涉獵。

從綠色的森林,到聳俊的高山,再到遍地起的高樓大廈。

觀察者逛遍所有的風景,幾乎看遍所有的生物種類。

他的心情慢慢低落下來,其實並不是低落,只不過沒有了一開始的那份激動。

這些生命都沒有任何代表性,完全不能代表這個星球。

他幾乎不需要使用艦艇上的任何認知分析工具,只憑借自己的閱歷就能大致猜到這些物種的未來。

短暫的繁榮,然後徹底沉寂。

但觀察者並不能把自己的主觀臆斷當成結論,他呼叫艦艇的認知工具,開始嚴謹分析這顆地球,以求獲得精確的資料。

期間,他還在這裡逗留了十來個地球日,慢慢體驗這裡的文化和風景,並納入艦艇的資料庫。

終於,在認知工具的幫助下,他發現一個能代表這個星球的物種。

一個在這個星球上無處不在,生活在巨大山巒、鋼筋水泥中,卻細微如塵埃的渺小生物:螞蟻。

他興致恢復幾分。

開始對這個小種群進行溯源追查。

隨著溯源的時間長度拉遠,他興致又高了幾分,“不錯。”

他找到了。

就是這個物種,可以代表這個生機勃勃的星球。

觀察者冥冥中鬆一口氣。

因為代表物種這件事很重要。

事關這顆藍色星球的生存。

現在,地球可以安心的繼續活下去了。

觀察者打算離開了,他的本職工作已經完成。同時,還給地球表面各項資料進行一次實時分析,確定沒什麼大礙,就沒有干涉。

就在他離開時,他覆蓋面廣大的感知網路再一次伸向地球各處。

他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來這裡。

觀察者再仔細看一眼地球,無形的觸手在太平洋上撥弄雲彩,繪製出一個巨大的上千公里的心形狀。

算作一個禮物,看看哪個生物能看到了。

人類看到了。

觀察者意識到不應該擺成心形狀,他先入為主了,因為這種象徵感情的符號是人類特有的。

觀察者心想這不能怪他,他這次來到地球,收集到的百分之五十都是這個物種的資料。這個星球遍地都是人類的腳印,幾乎每個物種都在受人類的影響。

但可惜的是。

人類不能代表地球。

求追讀

求票票

重要的是,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