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伊甸園的聲音同時在他們的腦海響起後。

八個人找來兩個擔架,將兩人放了上去,慢慢抬出地下室。

兩人被平穩地運到風箏建築裡面的實驗室,放到兩張晶瑩剔透的白玉質地床上,但這兩張床的材質並非人類所認識的白玉,而是一種全新的物質。

兩人被放上去後,很快被陷進這張白玉色的床中心,就像進入一個長方形水泡一樣,從外面能看到兩人安靜睡著的模樣。

實驗室的燈光開啟,伊甸園的意識連線到床的材質上,整張床開始隱隱爍出白光,近距離一看,整張床都在慢慢的運動,只是以人眼難以看出這微小的運動軌跡。

因為那是極其微小的奈米材料。

這兩張懸在實驗室半空的床,都由無數條奈米絲向內有序包攏而成,如今,伊甸園的意識在每一條奈米絲中流動,整張床都有了它的意識。

上一場實驗只花費了六十天不到的地球日,時間不長,兩人的身體基本沒什麼變化,身體發展程度完全不會影響,意味著下一次實驗不需要將兩人的身體年齡往前調整。也就說,不需要干涉兩人的體細胞重生程式。

接近著,整張床的白色柔光來到丁儀和墨欣桐的頭部,伊甸園42需要對這片區域進行略微改動。

一條奈米絲慢慢順著兩人頭部的毛孔進入體內,相比起人體表層0.02~0.05毫米直徑的毛孔,這條奈米絲的進入,比牙籤攪大缸還要輕鬆。

伊甸園不敢放鬆,如果說人體的其他部分都可以實現細胞重生,即使全部損傷也能復原的話,那人體大腦則大不同。

人腦具備120億到140億的神經元,能與一個小型恆星系的複雜結構相媲美。

目前對其的研究還在進行階段,要是受損了,那實驗就沒法進行下去。

要小心。

特別是不能弄到大腦的其他部位,尤其是情感表達的區域。

不然實驗的目的就不能完成了。

伊甸園42使用更多的能源支撐自己的運作,以便有更加專注、全面的分析、思考能力。

它不需要研究透大腦內所有的神經元,它的目標不是這些,它慢慢的,小心翼翼的順著大腦皮層進入儲存記憶的海馬體區域。

它的目標是兩人的記憶。

奈米絲開始在海馬體以及附近的區域尋找上一場實驗留下的記憶。

這些就記憶很容易尋找,因為伊甸園42在這些記憶中做了標記。

很快,找到了。

這是一條複雜的多螺旋結構神經線中的一小節。

無數條細小的神經元吸附在這條主螺旋結構線四周,有的細微,有的圓滿,伊甸園42選擇一個覆在這一節螺旋結構線上的圓大的神經元,進行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