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兩個真相(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墨欣桐格外的清楚。
下沉市場,指的是三線以下城市、縣鎮與農村地區的市場,範圍大而分散,且服務成本更高。
她為什麼知道,因為她那天對這個名詞記得特別牢固。
她難以置信地望向老闆和兩個男人,老闆問她怎麼回事?
她連連搖搖頭。
那天后,墨欣桐開始觀察更多的事物,並一一把這些事情記在腦海中,因為有兩年多生活在這裡的記憶,她對身邊的事物都有一定的記憶,只需要稍加沉思,就能發現其中的端倪。
果不其然,在經歷一個不規定時間長度後,她記憶中的這些事情都完美的復刻一遍,出現在她面前,再在經歷一個不規定的時間長度,這些事情又一次發生。
從駛進小區的轎車,到小區居民的傍晚活動。
這些事情,都在一次一次的迴圈。
有的時間長度為兩天,有的為一週,有的甚至長達半個月。
兩天時間長度是最容易被發現的,同時也是最少的。
時間長度越長,墨欣桐越難以發現。但不代表沒有。
同時,這種事情也有例外,比如天氣變化,一次雨天可以算作某個事件迴圈的一個時間長度。
她在當天看到這種場景後,緊接著在第四天,又經歷了同樣的事情。
老闆拿掃帚掃水,兩個同樣的顧客幫忙,老闆送龜苓膏,三人聊天,關於經濟。
完全一模一樣的場景。
彷彿整個世界,都是無數條交織起來的不斷迴圈的線,時間一長,一切都會回到起點。
墨欣桐覺得詭異極了,全身發寒,想找人傾訴。
當她在手機上和父母說了這件事情後,她在第十天又一次經歷了同樣的事情。
老闆掃水,兩人男人幫忙。但這一次,三人的談話內容變得不一樣,老闆贈送的東西也變成了雞腿。
彷彿因為她的發現,這個事件的世界線在彌補漏洞。
但其他事情還是一如既往的經歷一定的時間長度後,再次重現。
她決定把內心的想法隱藏起來,不再和任何人談起這種事情。
第二件事是:只要外部條件相同,這個世界(起碼在她身邊)的所有人的未來活動是可推測的。
她基本上能猜出對方接下來想說的話,或者想做的事情。
她在這家廣式小餐館當了兩年多的顧客,老闆經常和她聊天。同時,老闆也喜歡詢問她飯菜味道如何,她回答好吃,老闆就哈哈一笑,她回答一般,老闆則搖搖頭,開始說起自己當廚師的成就。
她一開始並沒有察覺這有什麼不妥,認為不過是老闆的得意往事,所以一直掛在嘴巴上。
這天后,她開始細細琢磨老闆和自己的對話。
在觀察中,她發現老闆向別人說出自己當廚師的事蹟,有三種場景。
第一種是有一個新顧客來店鋪,老闆會主動說出這個事蹟;第二種是顧客在吃東西時皺起眉頭,老闆會以“怎麼樣,味道不錯吧”為切口,開始說出這個事蹟;第三種則是聊天,聊到食物做法、美食、烹飪的話題,老闆都會轉到這個事蹟上。
墨欣桐暗暗證實自己的發現。
當她吃東西,故意皺眉給老闆看到時,老闆果然開口了。
“怎麼樣,這碗粥的味道不錯吧。”
墨欣桐心裡暗驚,點點頭,“但有點小貴。”
“這才是真材實料,別人幾塊錢一碗粥,你敢吃嗎?我可是追求食物的質量。我當年在海洋量子號當中餐技師時,特別注重食材……”
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受在墨欣桐內心盤旋。
緊接著,她又嘗試在小區裡試探幾次,包括一家院子裡養德國牧羊犬的人家,每次她到那裡去,那隻狗總會爬上欄杆,然後那戶人家的男主人便走出來,站在臺階上,一邊把攀著欄杆的狗呵斥下去,一邊向她說他家的狗不咬人。
那隻狗的名字叫國王,她清晰的記得。
墨欣桐覺得自己發現了這個世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