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你要學會觀察身邊(第2/2頁)
章節報錯
身邊的丁儀說話。
墨欣桐睨視過去,發現丁儀的眼睛定定地凝視她的臉,視線的焦點是她的嘴巴。她連忙把微張的嘴唇合上,緊張地抿了抿。
“怎麼了嘛…”
丁儀慢慢把頭傾向她的方向,墨欣桐嚥了咽口水,放在身體兩側撐在石椅上的雙手不由自主地捏成拳頭。
確實,現在的意境正好到了那個程度。
她看著丁儀的臉,心裡的猶豫很快被血脈膨脹的興奮感取代,也跟著張開兩片薄薄的嘴唇。
“好好觀察身邊的生活。”
丁儀在她耳邊輕語。
墨欣桐連忙把嘴巴合起來,尷尬的鼻翼直冒緋紅。
她在想什麼呢?
“什麼意思…”
丁儀沒再說話了,回正身子,雙手撐在身體兩側,開始以一個後仰的視角望向眼前的一切。
“賣什麼關子呀!”
墨欣桐氣急敗壞地瞪丁儀一眼,懷疑剛才他的舉動是有意的。
“你仔細觀察生活。”丁儀還是那句話。
墨欣桐恢復過來後,“哪裡的生活。”
“就我們四周的。你可以觀察那個在吹泡泡的小男孩,可以觀察那個在榕樹下打太極的老人。”
墨欣桐安靜地打量小孩和老人五六分鐘,略有奇怪。
“他們怎麼了嘛?”
“你是不是見過他們?”
“當然啦。他們都是這裡的住戶,每天傍晚都在小區活動。到底怎麼了?”
“找一天夜裡,我偷偷跑到你床上時再說。”
墨欣桐拿手捏一下丁儀的小臂,“你敢?”
丁儀安靜地陪在墨欣桐身邊,眼睛從小區的環境慢慢望向天空,那是一片紫紅色的天空,沒有任何雲彩,就像一張沒有邊際的天鵝絨布。
任何行動都是有目的行為,無論是人還是動物。
動物的行動目的單純,只為了生存和繁衍。人類的目的則複雜多樣,除了滿足最基本的繁衍生存外,有的是為了追求金錢,權力,有的是為了滿足自身變態需求。
但無論哪種行為,哪種生物,只要存在行動,就會有驅動這個行動前進的動力,那就是“目的”。
他和墨欣桐去找魏淼有目的,這一路上受到的種種阻撓也有目的。
梁珊、趙凡、那個男生、魏淼的父母。
他們隱瞞魏淼身份的目的是什麼?
這四個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人,是什麼把他們聯絡在一起,使其產生同一個目的?
丁儀眼睛變得深沉,思考隨著天空的紫紅色加深。
究其終極,發生這一切的導火線:他和墨欣桐被困在五十米內的目的是什麼?這是誰的目的?他們兩人在這個目的逐漸實現的過程中充當著什麼角色?
丁儀望向墨欣桐,墨欣桐正在按照他的話,安靜地注視四周。
他產生一種想法。
如果他再追尋下去,現在兩人的平靜生活會被打破,像一面鏡子碎成上千塊小玻璃碴;但不追尋下去,他把現在自己知道的小部分“可能真相”爛在肚子裡,現在他和她的生活也會在未來某一個瞬間,當這個目的完成時,如巨石沉湖一樣,沉進黑暗。
那天傍晚即將結束時,天上是深沉的紫藍色,在夜晚來臨之際,丁儀堅定地選擇了後者。
==
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