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欣桐低頭看了看手中的行動式氧氣罐,跟她小臂差不多大小,是圓柱形的。

丁儀向她介紹這種行動式氧氣罐的使用方法。

“這是去高原旅遊時常備的口罩型氧氣罐。使用時,只需要把面罩扣住嘴巴和鼻子的三角區,然後按照呼吸頻率按下閥門的按鈕,就可以吸入裡面的氧氣了。”

墨欣桐點點頭。

“那我們開始吧。”

兩人拿上各自的氧氣罐,在十六棟樓下空曠的空地上,慢慢拉開彼此之間的距離。正值傍晚時分,太陽下山後,白天的熱度慢慢降下來,綠化不錯的小區不時有涼風吹過,不斷有小區的居民在樓棟間走來走去,小區上空充滿悠閒的氣氛。

小區居民見到兩人,都是駐足觀看數秒,隨即轉身離開,繼續忙自己的事情。

實驗開始。

看著丁儀和自己的距離慢慢拉遠,墨欣桐忍不住嚥了咽口水,情不自禁地緊張起來。

她並不能準確目測自己和丁儀之間的距離,只能憑藉視線感受兩人之間的遠近。

等兩人拉開到一定距離後,墨欣桐突然感覺呼吸變得困難起來。

五十米的距離,到了。

丁儀站在不遠處,也有同樣的感覺,停下腳步,朝墨欣桐大喊。

“喂,你有感覺了嗎?”

墨欣桐點點頭,但對這種話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可能是點頭的幅度太小了,丁儀又扯著嗓子再喊一聲。

“墨欣桐,你有感覺了嗎?”

這話讓兩三個揹著書包的小孩駐足,好奇地打量她,墨欣桐難堪的蹙了蹙眉,避免去看小孩的表情,同時狠狠地瞪丁儀一眼,張開嘴巴,支吾一下,算是大聲的回應。

“有,有啦…”

“我也是。我們再往後拉開十米左右的距離,等窒息感再強烈些時,再吸氧。如果能夠恢復正常,說明我們的呼吸系統沒問題,而是外邊空氣的問題。”

丁儀正對著她,往後邁開步伐,慢慢後退。

墨欣桐也學著他的樣子,慢慢往後退去。

這時候,兩人每往後多走一步,所能感覺到的窒息感都比先前強烈許多,這種感覺似乎成指數增長。

等兩人停下時,墨欣桐感覺自己一次呼吸,能吸進體內的氧氣只有正常呼吸的十分之一。

吸氣一次,需要她用盡整個呼吸系統的力氣。

但缺氧感還是籠罩她的身體,她咬緊嘴巴,臉部開始變得潮紅。

“吸氣!”

遠處傳來丁儀的聲音。

她連忙拿起手中的氧氣瓶,把面罩扣在自己的鼻子和嘴巴上,食指大力按壓下門閥的按鈕。

想象中新鮮而充裕的氧氣撲面而來,像入海之河往肺部奔湧的現象並沒有出現。

她用盡全力也沒能從氧氣瓶中吸到一滴氧氣,反而是這次蠻力的吸氣讓她一時間沒適應過來,腦子缺氧的一陣懵旋。

丁儀連忙從那邊跑過來,在墨欣桐滿腦子不清醒、雙腿發顫時,扶住她的手肘。

過了半分鐘她才喘息過來。

“怎麼回事?”

墨欣桐表情難受地望向丁儀,她感覺自己身體軟綿綿的,幸好丁儀的手臂很硬很結實,才能架著她不至於到地。

丁儀拿過她的氧氣瓶,表情凝重。

兩人剛才戴上了氧氣瓶的面罩,也沒能解決窒息。

“這是不是說明,窒息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我們的呼吸道出現了問題?”墨欣桐忍不住問。

得出這種結果,似乎比外界的氧氣消失這種荒謬結果要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