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早朝,百官齊聚卻不見一絲生氣,這些人無非就是籌備錢糧,為前線做些後備工作,虞明基坐在名堂之上,眉頭擰成疙瘩。

戰事連戰連敗,不少人都坐不住了,這樣下去,有朝一日敵軍便會攻入京城,到那時,他們這些官員還有何威嚴可談。

以周正泰為首的求和派再次規勸天子求和。

“陛下,自開啟戰以來,我方節節敗退,再這樣下去,即使有翻盤可能但承國將元氣大傷,國力空虛,不復往日繁榮,為今之計,臣斗膽懇請陛下主動求和,莫要再打下去!”周正泰言辭懇切。

“父皇,兒臣贊同周大人所言!”虞成國附議。

虞明基極度煩悶,不想談及此事,但還要耐著性子:“其他人都是這個意思嗎?”

“呃……父皇,兒臣以為皇兄和周大人說得在理,為了我大承的未來,是該考慮一下!”

這一次他們哥倆的意見倒是統一。

虞明基沒說話,眼睛瞄了一眼秦明堂和苗闊,其實他就是不示意秦明堂也會發言的。

“陛下,周大人所言不無道理,但有句話說得好,弱國無外交,我們以弱者身份與人和談只能博得最壞的結果,所以,臣以為,戰事開始不久,如此決定是否草率些?”

還沒等虞明基說話,周正泰便嗆道:“這就是相國大人的意思,我們這些時日收到的戰敗塘報還不夠,還是你以為還有取勝的可能?”

“周大人何以如此激動,我只是說說我的想法而已,再說紹英將軍和錦陽公子不還沒有發回塘報嗎?”

周正泰冷笑一聲:“相國大人,你該不會真以為一個十來歲的娃娃能打勝仗吧,南平王尚且不能,就憑他?哼……可笑至極!”

此種言論深得虞成國贊同。

虞明基強忍怒火看著堂下人爭論,正要發作,宮外傳來呈報之聲!

“報……南疆武凌郡守姜橫發來塘報!”

虞明基眼前一亮,稍稍欠身:“念!”

“是……!”

“吾皇在上,臣武凌郡守姜橫奏報……”

“等一下!”

虞明基突然打斷:“呈上來,朕還是親自觀看吧!”

說實在的,虞明基怕了,各地戰事,無一處捷報傳來,今次更不可能,三萬黑甲軍對上十萬南涼軍,結局如何可想而知,若當眾念出則愈發動亂,還不如自己先看看,也好有個心理準備。

朱順將塘報轉呈虞明基,後者開啟,認真觀瞧,只是越看臉色越陰沉,兩隻手不住的顫抖著。

周正泰看著秦明堂冷笑一下,其意再清楚不過,看皇上的臉色,不用問,定然是一場大敗,你所信任的錦陽公子說不定已經成了南涼軍的刀下鬼。

正在他洋洋得意之時,啪的一聲,打斷思緒。

就見虞明基把塘報重重拍在龍書案上,目光銳利的看著堂下眾人:“各位愛卿,武凌郡守姜橫發來塘報,我軍三萬人馬與敵軍展開周旋,首戰大勝!殲滅敵軍數萬先鋒軍,另外南涼俘虜已被押解至京城,目前正在城外十里處駐紮!”

哼哼!果然不出我所料,周正泰正得意呢,但馬上反應過來似乎有點不對勁:“陛下,您說什麼?”

“朕說我軍勝了!”

譁……朝臣議論開來,周正泰怔怔站在那裡呆若木雞,這回換做秦明堂看著他笑了。

“明堂,朕命你代朕出宮,去看看那些被俘虜的南涼軍!”

誰也沒想到,最不被看好的一支軍隊竟然帶回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場勝利,秦明堂樂得合不攏嘴,勸和的言論不攻自破,至於虞成國和虞成武這兄弟二人雖是滿面春風,可誰都不知道他們心裡想的是什麼。

一場大勝鼓舞了整個承國士氣,虞明基更是命人將此捷報謄寫數百分傳至各地戰場,君王鼓舞,士氣高漲,可是沒有親臨戰場的人又怎會知道,這場勝利付出了怎樣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