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既然已經被點到名了,於左也只能硬著頭皮說了。“我覺得應該從代入感之類的入手吧,主要是遊戲畫質什麼的。老闆你看,最近我們的《刺客信條:起源》,不就有很多試玩過的玩家表示,就好像自己聲臨其境來到了埃及嗎?如果我們能夠把畫面再次提升,或許就能滿足凱琳女士的條件了。”

這時候秦小夏有不同的意見了。

“於哥的話我只能同意一半,代入感確實很重要,可是不應該把重心放在畫面上。畫面這個東西,你做得再真實,它就能讓人有亞當教授那種把自己都投入進去的感覺嗎?大家想想原本的《索尼婭》是什麼畫面,可是就是那樣的畫面,亞當教授也能代入其中。說到底,一個好的故事才是重要的。”

“但是就像小曹說的,亞當教授那是擅長腦補,普通人能這樣嗎?”

秦小夏據理力爭:“普通人看本書,完全沒畫面也能看得津津有味,把自己當成主角,只要故事好,為什麼不行?”

於左也不甘示弱:“好,故事是很重要。可是精緻的畫面錦上添花的作用總是有的吧?我們為什麼不兩手抓?”

曹兵補充道:“如果講代入感的話,那除了故事、畫面,還有很多東西能做吧?具體到音樂、玩法、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這些都會影響代入感。”

“那我們就想辦法把這些都做到極致,頂級的畫面,頂級的劇情,頂級的音樂,一個都不少!”

於左似乎想到了什麼了不起的東西,他興奮的說道:“我們之前的好多遊戲都能提供經驗啊。你們想,從最早的《奇異人生》,因為遊戲中存在的多種選擇,還有精彩的劇情演出,就不由自主的讓玩家把情感投入了進去。之後是《阿斯托茲卡》,採用了真人演員,這種感覺就更強烈了。然後是《武林風雲錄》,強大的自定義系統讓玩家把角色當成自己在培養,代入感也沒的說。”

“再就是《生化奇兵》了,作為我們公司少有的第一人稱的遊戲,也有許多值得借鑑的。接著還有《怪物獵人:世界》,在遊戲中引入生態系統的想法,讓遊戲的世界更加真實。最後就是《刺客信條:起源》了,它的畫面還有場景的考究都是業內獨一無二的。這些東西,我們都能拿來善加利用。”

一般在會議上都是做筆記,偶爾碰到感興趣的或者不懂的才問兩個問題的徐清清,這時候突然開口道:“聽了曹兵和於哥的話,我有一些問題。我們把於哥你說的這些東西雜糅起來,做出來的東西就真的是凱琳女士想要的嗎?聽老闆描述的,那位亞當先生可以完全把自己當成了遊戲中的人,以至於會情不自禁的開始扮演起裡面的角色啊。他看的可不是遊戲畫面,他是哪怕看到一本書也能想象出一隻幽靈啊。”

林顏也點了點頭,“清清說得是有道理的,凱琳女士的原話裡著重提到,‘像他父親那樣’感受世界。”

於左面露難色,無奈道:“所以問題又回去了啊,他父親腦洞太大,我們總沒辦法讓凱琳女士還有所有玩家都變成他那樣吧?”

林顏嘆了口氣:“我現在頭疼的就是這個啊。”

“試試用VR技術怎麼樣?”曹兵又提出了一種新的建議。

林顏搖了搖頭:“別說了,這東西也不好弄。”

他之前碰到謝陽成,這傢伙最近玩上了VR裝置,那些幾萬塊的裝置都試過了,還想攛掇林顏也開發相關的裝置。

結果連他自己玩了一陣子就全部丟了。

謝陽成用過最好的裝置,最好的遊戲。你說畫面真實嗎?真實。識別靈敏度高嗎?高。

問題就是怎麼都不感覺自己在玩遊戲。

玩個恐怖遊戲突然鑽出來什麼東西,或許還能嚇到他,可是大部分時候,他是一點代入感都沒有。

用謝陽成的話說,腦袋上頂著那麼大一個東西,還綁得死死的,手裡抓著兩個控制器,在屋子瞎幾把走,哪來的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