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要整理的就是睡覺的地方。

之前因為木筏條件比較簡陋,他都是睡在涼棚裡。

但是現在既然有了房間,那涼棚就顯得有些多餘了。

現在的矮小的麻布外形的涼棚安置這樣一間精美的房間裡,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不過面對著涼棚,陳軒有些糾結。

床上三件套還好,這都是隨時可以搬動的。

但是涼棚要怎麼辦?

直接拆了?

但是陳軒又捨不得涼棚上的“保溫”效果。

之前幾天在海上,得益於這個“保溫”效果,即使是面對著炎炎夏日,他也沒有感覺到太難受。

只要太陽一大,他縮排涼棚,一切燥熱的空氣彷彿都被阻隔在外。

而現在的木屋似乎並不具備和涼棚一樣的“保溫”效果。

他現在身處木屋內,雖然隔絕了毒辣的陽光,但是體感上還是不似在涼棚時,那種彷彿人在空調間的感覺。

一個是美觀寬敞,一個是實用舒適。

這該怎麼選?

要他說,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肯定是都要啊!

可是該怎麼才能兩全其美呢?

即使是身為手工達人的陳軒也是思考了好一陣,才終於琢磨出了一個解決的方案。

他需要對涼棚進行一些改造。

首先只見他將涼棚的底部支架抬高到近似於床的程度。

接著,他又動手將麻布製成頂棚拆解延長,從一個矮小的三稜柱,變為了一個高高的長方體。

如此一來,原本的涼棚內空間一下變大了許多。

此外,原本的涼棚開口在兩側,現在陳軒改動了這個設計,使涼棚只在面積較大的一側有一個的開口。

最後,再運用“手工達人模組”做一些區域性的最佳化,涼棚就改動完畢。

改動後的涼棚外形和之前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之前只是一個空間狹小的生存棚窩。

而現在的涼棚看上去更像是一個特色酒店的特色大床,木頭的床板的上方有著一個棕色麻布製成的遮罩。

看上去還有那麼一絲復古的感覺,和眼下的木屋放到一起倒是不會顯得太違和。

就是不知道形象大改的涼棚,還能不能保持之前的“保溫”。

這還能算是傳統意義上的涼棚嗎?

是否還能符合系統的規則?

這個只有試驗後才知道。

陳軒內心有些忐忑的躺進涼棚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