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海上風向變幻無常,再加上角度位置也很重要。

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了。

但是隻要知道大致原理,剩下的可以就靠自己摸索。

對於常年自學手工的他來說,這不是難事。

現在是順風,等風向改變,他就可以開始著手練習。

等待的期間,陳軒順手用木板做了一根小小的箭頭,用一根木棍固定在了木筏上,形成了一個風向標。

這樣就可以精準的測定風向了。

風向標最佳化出了一個耐久的特性,比較一般。

一段時間後,風向終於改變。

陳軒開始嘗試著控制風帆讓木筏向北方行駛,這也是前往時代大廈的方向。

根據太陽東昇西落的規律,很容易就可以判定正確的方位。

他打算以電視塔為中心點,透過往返航行來檢驗控制風帆的效果以及是否保持在了他想要的航行路線。

為了防止一個不小心偏離路線,找不到回來的路,他沒有解開連線著桅杆和電視塔的伸縮繩。

伸縮繩可以一直伸長,所以不會影響航行,到了極限可以返航。

而且這也算是個保險措施吧,如果自己偏離航道,透過而且伸縮繩上反饋的牽引力可以很快知道。

然而木筏駛出沒多久,陳軒就感覺到不對,扭頭回看,電視塔果然已經不在正西方,顯然是木筏偏離了航道。

第一次練習結果慘不忍睹,他幾乎沒有使風帆和風向保持住合適的角度,自然也就沒有產生靜壓力。

總結了這次教訓後,陳軒有了一些體悟,很快又開始了第二次練手。

這次稍微好了一些,但也沒能到達伸縮繩的極限。

第三次練習時,陳軒終於保持正確航線到達了伸縮繩的極限,只是返航過程又偏離了路線。

第四次…

第五次…

時間不斷推移,距離陳軒剛開始練習駕駛風帆已經過去了半天,此刻已到傍晚。

殘陽如血,照耀的海水一片赤紅。

幾番嘗試後,陳軒終於掌握了操作風帆的訣竅並且初窺門徑。

現在的他已經可以在大部分的不同風向下基本保持住木筏航行的大致方向。

而面對無法控制的情況,他可以先選擇收帆停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