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卡洛斯無奈地翻白眼的樣子,卡特笑嘻嘻地,彷彿隨口一提般:

“要不,我出面和崔法利談談?”

“你談什...你是說,你也願意給崔法利和奧內爾一樣的條件?”

卡洛斯聞言先是一愣,接著喜出望外地拉起卡特就走:

“走走走,我們找局長去,這事你得和他談。有什麼需要我們警局幫忙的,別客氣,該說就說!”

卡特願意出面,替警局或者說市政府給出補償方案,平息事端。對他們來說,自然是皆大歡喜的局面,相應的,投桃報李,他卡洛斯也不是不懂做人。

卡特幫了他們這麼大的忙,他們警局不得表示表示?別以為國外就沒有人情世故,只要是人組成的社會,人情世故就是無法避免的。

果不其然,在史密斯·威廉局長的辦公室內,聽完卡特的來意後,這位年過五十的局長直接繞過辦公桌,來到卡特面前,拽住卡特的手不停地搖晃著。

接著更是直接下令,以後警局裡的兩輛警車,無論颳風下雨,都要給我停在銀行門口!把油門踏板都給老子拆了!

“謝謝威廉先生的好意,明天我就和卡洛斯去見見這個崔法利。”

暫時卡特是沒有什麼需要警局幫忙照顧的地方,增加兩輛警車到銀行附近執勤,也就是增加了四個暫時沒啥用的安保人員罷了。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威廉局長的態度很明確地表示了道格拉斯警局沒有忘記布萊克先生的貢獻。

有這個態度在,卡特就知足了!以後有啥事也更方便開口了!

“好的好的,布萊克先生有事就去吧,我也要去跟市長彙報一下這個好訊息了。非常感謝您的幫助,卡洛斯,請替我招待好卡特。”

“我會的!”

等到卡特兩人離去後,威廉局長興沖沖地出了門,開著車直奔道格拉斯的市長辦公室。

前面說過,美國“市”的概念和中國不同,它是一個自下而上形成的行政單位。這根本性質上的區別,直接導致了美國市政制度與中國的差異。

在美國,市政制度裡通常有“市長議會制”,這是最常見的美國市政模式,即市長為行政長官,市議院則是地方立法機構;除此以外還有“委員議會制”和“市政經理制”兩種。

道格拉斯這種小城,就是很典型的“市長議會制”。那麼先說說這個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的市長,也分為兩種。

一種是市長由議會選出,各部門決策權相對獨立的弱市長制,還有一種就是道格拉斯這種市長由市民選舉產生,對其餘各部門有絕對領導權,且擁有否決議會提案權力的強市長制。

在道格拉斯,他威廉局長就是羅伯·本傑明市長親自任命的警察局長。既然市長能直接任命他,同樣也能直接罷免他。

面對這種掌握著自己“生殺大權”的市長,威廉哪裡敢怠慢?在看到完成市長命令的曙光後,便立馬舔了上去,片刻不敢耽誤。

莫約半個小時後,聽完威廉局長彙報的本傑明市長笑意盎然地開口了:

“這個小布萊克,有點意思...23號公路那邊的事情,我聽說過一些。勞拉,請幫我約一下這位小布萊克,明天下午我想見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