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財長貝克的操作手法,說起來就很有律師,或者叫流氓律師的影子。簡單總結就是四個字:坑蒙拐騙哦不,分而治之!

早在就任財政部長之初,詹姆斯·貝克就拿著前任里根財長談出來的《日元國際化展望和方針》和《金融與資本市場開放的展望與方針》跑到了歐洲準確地說,先去了英國

找到英國財長尼格爾·勞森說:“嘿,兄弟你瞧!日本都同意開放市場,協助我們降低美元價值了!你們英國儲備的美元也不多,這樣吧,你們承擔5%的份額,怎麼樣?”

“別猶豫了,夥計!你知道的吧,日本手裡可是有大量透過貿易盈餘節流下來的美元的,他們一旦開始拋售美元,到時候你們儲備的美元也會不值錢的。乾脆趁著美元還值錢的時候,拋售一些,挽回些損失,也賣了咱們一個面子。以後美國吃肉,少不了你帶英一口湯喝!”

英國忽悠下來,接著去法國如法炮製這一套:“日本和英國都接受了,你們還不趕緊?別怪兄弟沒提醒你,到時候美元就不值錢了。你們拋售個10%吧,也就18億美元,不多的!”

如此手法走了一趟歐洲,接著又拿歐洲同意協議的理由,跑回日本

一邊聲淚俱下地:“登哥!登爺!美國需要你的幫助啊!”,一邊暗搓搓地威脅:“你瞧,歐洲各國都同意了,現在就差你們了。你可一定要幫我啊!只要你幫了我,以後日本就是我爸爸”

雖然,卡特很難相信,堂堂一位政治人物會因為面子問題而做出什麼決策。甚至在大部分時間裡,卡特都堅信,日本藏相竹下登都是因為深深地明白日本反抗不了,承受不了失去美國市場的損失才被迫做出的妥協.

可事實卻是.

在貝克財長換了一套軟刀子割肉的打法後,竹下登忽然慷慨地令人吃驚!

不僅直接,主動地表示日元升值10%沒有問題,有需要的話,升值20%也不是什麼大事.

每每想到這一結果,卡特都能想到貝克財長放下東京帝國飯店房間內的電話後不久,老財長在和自己通話裡的那種咆哮

“狗孃養的,他竹下登是不是狗屎吃多了?!腦子呢?!”

“這特麼是個正常人能做出來的事情?還特麼20%無所謂,你無所謂的話,早幹嘛去了?!”

“沃爾克先生就在我旁邊,連他都說日本一定是失心瘋了。卡特.我.他.”

祈禱老財長常備的速效救心丸有用吧!

卡特無奈地搖了搖頭.

除此以外,在草擬協議的倫敦G5會議上,也出現過許多有意思的場景。

比較值得提一提的是,聯邦德國作為僅次於日本的,被點名的“貿易盈餘國”。聯邦德國本身是很不願意和日本“陪葬”的。在倫敦會議上,在美國代表在協議草案中寫下“日本還有其次的德國的經常收支存在盈餘”的字樣時,德國代表直接表示:“小動物怎麼能和大象乘同一條船?”

然後被美國代表直接以一句“小象當然得和大象乘同一條船”給懟了回去

而這,好像又是在給日本保留臉面,或者說,顯得不是那麼針對。以及,給了日本人不少的心理安慰:瞧,倒黴的又不止我一個.

正所謂幸福感都是靠對比的,要是隻有日本獨自受傷,那這世界不待也罷。結果,嘿嘿!這貿易盈餘比自己小得多得多的聯邦德國,也要和自己一塊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