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經濟執行狀態良好,就業率也位於近年來最高水平,生產正在恢復,貿易收支也在改善.”

“股市、期市的大崩盤帶動債券市場一起陷入混亂!可以預見,當明天的太陽昇起時,十年期、三十年期國債價格將進一步攀高!”

“據報道,在全球市場的影響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香港等地均出現了股市大幅度下跌。日經指數下跌620點,跌幅14.9%;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下跌169點,跌幅為12.4%;澳大利亞.”

“一切都陷入了混亂!”

10月19日當晚,這注定是一個多數人徹夜難眠的夜晚.

美國吃夠了所謂發達國家的紅利,同樣,它也在此時承擔了相應的惡果。作為生產轉移方、風險轉移方

過去的美國,依靠其資本力量,在世界範圍內席捲之時,帶來的好處之一便是大量的高淨值工作崗位。說人話就是以金融業為核心的金融、商業服務業。

比如律師、比如會計、比如諮詢等等.

即便是在87年的美國,依然有超過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財富和金融密切相關。無論是市場裡的韭菜,還是為其提供服務的工作人員

在這一晚,恐怕都得失眠了

即便是行駛在華盛頓特區的街頭,卡特都隱約能看到不少天台上有人影閃動。超市,便利店裡的廉價商品,更是早在下午關門前,便遭遇了哄搶

有些令卡特鬱悶的是,直到現在,已經是19日晚上九點半過後了,自己的成交資訊,依然有很多都沒有更新。如今能夠確定的,只有284億左右的限價買入委託成功交易。還有五百億左右的委託,暫時看不到結果。

而現在,正在往機場趕的卡特,也在腦海裡推測著明天可能發生的情況。

一方面,聯邦儲蓄局,即聯邦儲蓄委員會會向聯邦儲蓄銀行注入資金,再透過地區聯儲銀行將優惠貸款發放給各大商業銀行,以確保證券商能夠獲得充足的流動性;

另一方面,由聯邦政府出面,遊說大企業,力圖讓他們拿出流動資金回購公司股票,以增加市場上的買方需求,促進市場信心的恢復。

簡單來說,美國應對這一次危機的措施,就是這麼樸實無華的兩點。

這第一點,卡特不確定今晚格林斯潘的談判能否成功。或者說,會到什麼時候說服剩下七個不太聽招呼的聯儲區主席,配合聯邦政府,配合美聯儲向商業銀行提供充足的貼現服務;

這第二點,卡特倒是比較確定會發生。

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其實都不太希望見到自身的股價瘋狂暴跌的。尤其是股東大會里的大部分股東,包括董事會的普通董事,很多人並非是盯著一家公司不放的。

都指望著靠股價提升掙錢呢,這豈是哪一個董事長說不幹就不幹的?!

再看如今的上市企業名錄,房企是一大板塊。共和黨最多的行當,不看僧面看佛面,說服他們配合基本不存在阻礙;製造企業,在美國,但凡混得有頭有臉的製造大企,哪個手裡沒點政府訂單?!這時候拒絕,以後還想不想混了?!

只要有這兩個行當的大企業出面,當個領頭羊,剩下的行業基本上都不用談,他們自然而然就會跟進

而且,這一次,當屬大企業股價跌得最狠!

通用電氣,跌幅33%;ATT,跌幅29.5%;波音,跌幅29.9%;運通,跌幅38.8%。包括卡特將要去拜訪的可口可樂,股價今日也跌去了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