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才開始“資訊高速公路計劃”,甚至都只能稱之為一道小甜品。而在這之前,做什麼?

老實說,卡特是有些迷茫的。

大體量有大體量的好處,自然也有其弊端。當生意做到如今這一步,當財富累積到如此誇張的量級後,對卡特而言,研判政策導向就成了必然。

想要再發展,必然得跟著大流走,這中間容不得自己有別樣的想法。

在正常的節奏裡,卡特自認為自己想進入華盛頓的圈子,很容易。啊美利堅自有國情在此,政府僱員和企業僱員,本質上完全沒有區別。

唯一的區別或許就在,政府僱員會被更多眼睛注視著罷了。

也是受此影響,即便自己現在從實力上說,完全有資格進入華盛頓。可年紀,就是如今自己最大的掣肘。

透過軍隊晉升這條路,走入華盛頓,相對而言,是最快的一條路徑!

從少尉到中尉,TIG,就是在當期級別的服役年限最低需要18個月,也就是一年半;從中尉到上尉,需要兩年。就好像卡特如今,三年半的時間一到,立馬晉升上尉

接著,從上尉晉升少校,TIG需要3年!

當然,如今按照國防人事法案來說,同步的還有TIS,也就是總服役年限的要求,不過相比於TIG達標,現在的人們普遍對TIS的要求沒有那麼看重。

畢竟,對絕大多數軍官而言,能夠晉升的,基本沒有TIS不達標的。

卡特就是另類!

作為一個“簡在帝心”的另類,三年後晉升少校,邁入中級軍官門檻後,卡特便擁有了調往華盛頓如國家安全委員會之類的機構中,任職的資格。

而那時,是91年,自己剛滿28歲不久!

若是走外部,旋轉門的路子,沒有三十歲,乃至三十五歲以上.你這不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嗎?!

還是那句話,越是在美國呆得時間久,就越是能感覺到美國那古板得思想!

開放?以能取才?不論資排輩?

屁嘞!

對比一下歐洲,人家能出現27歲的外長,31歲的總理,放在美國?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美國總統競選的最低年齡要求都是35歲,二十來歲的人,在大眾眼裡基本就是個孩子。是以,想要儘快讓卡特到華盛頓去,貼標籤!疊BUFF!就成了最直接的途徑

什麼資深軍官、什麼堅定的愛國者、什麼合眾國的功勳獲得者等等.

誰說只有驢子們才會玩疊BUFF那一套的?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