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敲打著桌面

在卡特的面前,倫敦、法蘭克福、巴黎、悉尼、東京甚至包括香港在內,國際上主要交易所的資訊,包括近期表現的報告依次排開。

相對而言,這些交易所內股票價值的上漲,沒有美國來得那麼誇張!

美國如今是,包括紐交所、納斯達克等主要交易所內的股票面值整體都上漲了接近26%

總市值接近六萬億美元!

這無疑是一個誇張的數字!

卡特還記得,當初79年,自己初到紐約時,整個美股的所有股票價值加在一塊,攏共還不到兩萬四千億美元。

滄海桑田,時過境遷.

可再怎麼遷,也沒這麼個誇張的遷法吧?!

野心開始了蔓延

卡特仔細想了想,以如今自己在美國金融圈的人脈,以及自身資產包括信用評級綜合考量。借入股票的保證金,應該可以壓到6%8%浮動。

僅僅是看流動資金,從現在開始暫停一些專案的大規模投入,轉為保守運營的話。幾個月內,自己應該能夠湊出五到六個億美金,這就意味著自己最少可以撬動票面價值80億美金左右的交易

也不貪多,就等這股虛浮的泡沫被戳破之時.

26%的虛高部分被戳破,去掉借貸成本,自己的保守盈利最少也在20%左右。而80億美金的20%

16億美元的龐大現金流!

即便是對今天的卡特來說,16億美金的龐大現金流,也依然會令其呼吸急促!

不,現在的身體感受正在明確告訴卡特,他已經不是呼吸急促了,而是,窒息.

因為,若是在卡特的記憶裡,還殘留著一點87年的印象

這股印象簡單概括只有兩個字:股災!

什麼叫股災?!

全面的,大範圍的,大幅度的股價下跌,即為股災!

現在已經是1987年的6月了,距離今年結束,僅剩半年。這也意味著,自己如果要做這件事的話,在時間成本上,及其可控!

在記憶和現實判斷再次達成一致的時候,卡特發覺自己似乎不是很滿足於僅靠流動資金去幹了!

心底裡彷彿一直有個聲音在攛掇其,來一票大的!

投入五到六個億的資金進去,短短半年,最少能賺回16億美金,300%的,足以令任何人為之瘋狂的利潤.

那麼,如果投入再多些,更多些呢?

再多就需要借債了!最後的利潤率肯定會下降,但同樣,收益也將會更大!

比如,把本金量撐到五十億的話,即便是為其付出十億美金的融資成本,再去掉因龐大體量帶來的,船大難掉頭問題,無法等到下跌最低點清倉,必須得提前清倉帶來的收益損失.

即便也算它十億差額,最終,那也是140億!

而五十億美元的融資,難嗎?

很難!卻又不那麼難!

在如今這樣一個環境裡,在這樣一個日本人手裡美元多得沒地花,且自己手裡握有優質資產的時候。比如,把ROG公司拿給日本銀行抵押借款

這樣一個非上市,且自己獨資的企業,能否抵押就是自己一句話的事情。年銷售額破十億美元,且利潤率能接近60%的高新技術企業.

可謂要噱頭有噱頭,要成績有成績,以ROG為抵押,貸個三十億美元,幾乎不存在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