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應聲點頭...

“避風港”社群共建,這個專案說起來算是紐黑文市政府與耶魯大學的初次合作。大概情況就是...

紐黑文市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然後給出一塊地,給耶魯大學用來建設教職工居住區。凡是耶魯大學在職教職工,在這個社群購房定居,將享受到為數不少的現金補貼。

耶魯大學不希望自己的教授,教師們外流,紐黑文也希望留下這些高素質人群,以及中產收入人群來維持城市的活力。

這便是“避風港”專案的基礎,也是第一步。

接著再推進到,以耶魯教職工社群為基礎,向外輻射,影響周邊居民社群。用耳聞目染的薰陶,去提升周邊社群的綜合素養...

比如不要隨地吐痰、大小便;比如不要沒事動不動就打個架,鬥個毆什麼的...

與這一計劃同時進行的,還有耶魯大學的學生、教師們,以志願者或兼職的形式,進入紐黑文各所中小學擔任教師。從根子上,提高整體市民的受教育水平。

只不過,從娃娃抓起的教育治理,顯然不是眼下就能看到結果的事情。如今的紐黑文,佔大多數的居民,多多少少有點素質偏低,畢竟素質還不錯的人,有本事的人,能潤的,早就潤差不多了...

眼下,西黑文地區作為規劃裡的富人區,在階級隔離及其嚴重的美國。如果西黑文地區充斥著一群“媽惹法克”黨,這還怎麼吸引高收入群體入住?

對於紐黑文市政府要求自己稽核商業街入住商戶的事情,卡特心理早有準備。且自身也並不排斥...

無論哪裡都有一個先富和後富的問題,先富的這些人,如何和耶魯有關,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個好事。

“非常感謝!”

衝著卡特點點頭,市長繼續說道:

“眼下的西黑文,可以預見,比較缺乏的便是居住區。而居住區,也是西黑文現在招商引資中,較為困難的一步!”

“小商販,以及那些工薪階級的入駐,可以明顯看到居住需求的上漲。但,他們可以承受的居住條件卻很有限。這與我們定位的高收入群體地區,不相符...”

“如果建廉租房,無疑會拉低我們整個西黑文地區的形象。而如果建中檔住宅區,許多人無法消費,而能消費得起的人群,地產商們也不止一次地向我們反應過,他們認為這部分群體多是外來人口,長留紐黑文的意向,或許並不強烈。建設中檔住宅區,很容易有滯銷的風險。而高檔住宅區,這就更別提了...”

“我們目前規劃的第一片面向富豪們的高階住宅區,就在西黑文沿海的海濱大道與托馬斯隊長路沿線。但從規劃至今,這些地塊,始終無人問津。同樣,老紐黑文港的改建工作,暫時也沒有找到公司應標...”

“如何合理,妥善地解決居住需求,如何提高各界對紐黑文重新復甦的信心。是我這次召集各位開會的核心議題,下面,我會把如今已經確定的住宅建設專案,標註在地圖上。大家可以先討論一下...”

注視著地圖上,多出的代表中檔住宅區的綠色圖釘增加,卡特陷入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