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賭協議,Value&nent&nechanism,價值調整機制.

三種稱呼,說同一件事。

這個名詞,卡特前世經常聽說,但有意思的是,如今在美國,卡特見到的卻並不多.

關於對賭協議(VAM)的起源說法,一直眾說紛紜。

有說這是舶來品,又說這是中國的本土貨。各種各樣的佐證都有,如卡特曾經讀過的文章《Contractual Innovation in C Market》的作者認為VAM是在中國的市場發展中誕生的產物,而《PRC Court Clenges Net Profit Guarantee&nent》的老外作者則表示自己沒咋聽說過VAM,同樣,也有文章說VAM是一種從更成熟資本市場引入的產物

卡特沒有追根溯源的心思,爭論VAM到底起源於哪裡,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即便對面的菲利普斯,沒有聽說過VAM,但他也應該聽說過performance ratchet或者earn out,棘輪條款或者.

那個名詞表示比較抽象,但大概是指基於財務表現對價的條款!

earn out常常也被翻譯為對賭,但這玩意,和人們常常聽說的對賭協議,其實並不是一個東西。應用場景不同,目的也不太一樣.

比較貼切的形容卡特此時提出的所謂對賭.如果把TED這襠節目看成一個公司,那麼眼下,卡特提出的對賭,無疑是屬於earn out的一種!

“菲利普斯先生,你們也知道,TED呢!我的核心目標之一,並不在於盈利多少,我需要讓全美的觀眾都看到它!有了足夠的知名度,TED這個教育慈善組織才能擁有持續不斷的造血能力!”

“而作為電視臺的運營者,你們的目標也是希望吸納更多的觀眾,把時間花在你們各自的節目上!但我的想法不同無論你們怎麼爭!我們都無法否認,總會有很多人,在節目播出時,壓根不看電視!”

“他們會把時間用在喝酒、用在打球、用在泡妞上,不管幹什麼,反正不會傻乎乎得留在家裡看電視!我們為什麼不想辦法去吸引他們,把目光投向電視呢?”

“莫非你認為你的節目能做到?”

菲利普斯對卡特這段話,嗤之以鼻!

大話誰都會說,但做大蛋糕,何其困難!

要知道,卡特說得很明白。他是打算把TED放到四家平臺上去播放,從渠道上說,這已經觸達所有的使用者群體了!

該看電視的人,怎麼也會開啟電視。而不開啟電視的人,那根本無關節目競爭力的問題!

或者說,一檔超級現象級的節目,的確有可能做到卡特描述的那樣,但那樣的節目,怎麼想也不會是由一幫大學生做出來的節目!

“長期來說,我自然沒把握。再好的節目,觀眾們也會面臨一個審美疲勞的問題,但在觀眾們疲勞之前,我有信心做到吸引更多的人,吸引到那些本來不願意看電視的人來看我的節目!”

“我們可以約定一個時間,同時段,比同比收益率。比如過去,晚上七點半至九點,這個黃金時間,四家收視率加起來為60%,如果我的節目播出一個月後,能讓這個數字上漲到65%,那麼你們就需要給予我約定好的,更高的報價!如果低於62%,那麼,TED,免費送給你們!”

早在此前陷入節目出售困局時,卡特就一直在思考著破局的方案。

布什的大腿,根子的大腿,是必須要抱的!所以,獨家不行!

TED是要賺錢的,PTU是要賺錢的!所以,賣低了也不行!

當然,作為一家可以接受社會捐助的非盈利公司,卡特也想過.降低節目的售價,但自己,或者自己去拉拉贊助,用捐款來填節目出售中的虧損,以達到一個平衡。

但卡特想了想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且不說這麼幹,會不會又搞成.過於依靠個人影響力來辦事,即完全體現不出自己的能力,就好像.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來源於背後的資本。

資本已經給自己帶來了足夠的見識和資源,但作為曾經沒有什麼資本的人。卡特不是理解不了一般人的想法.

若是事情,總是這麼辦,多少不會讓人心服。這必然會對PTU的推廣產生影響,區別只是多寡而已

除了這個稍顯勉強的理由外,真正促使卡特放棄這個辦法的,還是一個想法:自己的人情,不能總消耗在這種小事上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