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硬體供應選擇(第2/2頁)
章節報錯
“好,我會去的。那高階晶片這一塊...”
“這個不用考慮太多,高階機...我估計賣不了多少,價格貴一點也無所謂,反正能轉嫁出去。把低端機的晶片供應敲定就好,這個才是真正賺錢的業務線!”
說完晶片供應這一塊的事情後,卡特又看起儲存器...
在八十年代確定計算機部件的選品,毫無疑問是個麻煩事!
統一的標準尚且有些欠缺,各家的晶片規格那叫一個千變萬化。而且在儲存器領域,那也是軟盤、硬碟齊飛,彼此之間的相容性...基本趨近於0!
除此以外,還要考慮到硬體與軟體的相容問題。就如當年,使用摩斯太克公司6502晶片的apple ii上,就完全不能執行諸如worldstar之類的軟體,不得不外接晶片卡一樣,卡特也必須得考慮到自己搭配出的硬體組合上,能支援的軟體有多少!
沒有軟體支援的計算機,那特麼也只能是個計算機了,根本談不上電腦二字。就如...王安電腦一樣!
王安電腦,說起來也是一個傳奇!
聽這名字就能發現,這是一個華裔創辦的計算機公司。甚至可以說,在ibm沒有下場個人pc領域時,王安電腦,就是美國個人pc市場上的神!
但一直到現在,卡特都沒有將王安電腦納入自己的競爭對手或者合作伙伴的考慮範圍內,以及王安電腦在未來幾乎毫無聲名...其根源就是因為,王安電腦,做得就是單一功能型計算機!
能裝載各種軟體,完成各種各樣工作任務的計算機,這在未來人眼裡,完全就是常識。哪臺計算機不能做到這樣?
可在這個年代,甚至更早一點,王安電腦發家的七十年代。這種萬用型計算機和功能型計算機,之間有著明顯的界限劃分。
即便是沒有未來的見識支撐,僅看如今美國市場上越發主流起來的傾向,也不難判斷出,未來一定是萬用型計算機的天下!
在這種情況下,卡特自然不能開歷史的倒車!
甚至,第一代windows當年遭遇滑鐵盧,很大程度上...是吃了軟體的虧!
微軟一家搞軟體的公司,居然吃了軟體供應不足的虧,想想也是有趣!
“誒...這家公司的硬碟...報價怎麼這麼低?!”
話歸正題,挨個翻看著手裡的儲存器樣品,並對著各廠商報價單一一對比時,卡特忽然在裡面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東西...
“這個舒加特技術公司的st506,怎麼只要八百多?!”
“我看看...哦,我好像有印象,好像是為了給新品讓路,所以老款降價。你看,這原售價都標著,1500刀呢!高階機上用用可以,但低端機...哪怕是八百的採購價,也還是太高!”
“我當然知道太高...只是有點感慨,前兩年ibm才推出5mb硬碟,貴得一批。結果現在價格就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