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程序越來越快的年代裡,即便是快榆木,也能清楚它那至關重要的地位。哪怕是商用、民用的通訊線路工程,讓卡特這麼一個鬼老參與,那種防備,和抗拒,幾乎是本能地從心裡嘎嘎往外翻湧。

可如果直接拒絕卡特,那道理上...

你一條民用商用的線路,幹嘛不能合作?咱出技術人員,出錢,還不要收益...

在誠意這方面,卡特那是給得十足十的!

在標榜國際化,要開放,要開啟國門,歡迎世界各界人士的改開之年。像卡特這樣的傢伙,顯然是一個必須要統戰的目標啊!

在對方開出如此優握的條件,幾乎是擺明了勢在必得的態度下,強行拒絕合作,多少顯得有些局氣了。

咋?你們的開放就是說說唄?

說到底還是不信任我們,還是給咱們加各種各樣的限制,還是封閉的,落後的國度唄?!

報告一層一層地往上交...

領事館到大使館,大使館到外交部,再轉到郵電部,然後郵電部也犯了難...

層層上交,層層轉進後,該合作終於有了結果:拖!

不讓卡特參與工程施工,不讓這幫鬼老們瞭解咱們的線路路線,起碼不能毫無保留地,完全展現給鬼老,哪怕是個親善鬼老也不行!

但也不直接拒絕,不能寒了人家一片熱心。

在這種,我不想答應你,但也不想讓你熱臉貼咱冷屁股的擰巴狀態下,當時間步入十一月時,卡特懵逼地發現...

關於八二工程的合作,自己一直沒得到回信,可大熊貓事項那邊,卻...

...

...

那是1982年的11月14日,在蕭瑟的寒風呼嘯中,大量紐黑文的市民們,不貓在溫暖的小窩裡,反而齊刷刷地聚集在城南入口的道路兩旁...

耶魯大學,今年也難得放了一天假。身著各大學院學士服的耶魯學子們,也在道路旁僅涇渭分明的劃分成一個個小方陣...

人們熱切的目光,望向道路的遠方。當那一輛豐田陸巡出現時,由耶魯大學儀仗銅管樂隊的鼓手敲響第一下定音鼓開始...

音樂,綵帶,橫幅,氣球瞬間在人群中炸開...

“這...他們?!”

忽然響起的動靜,讓車內的幾名華人面孔男子,頓時嚇了一跳。

“你瞧,彭主任,他們的橫幅上寫得什麼?”

除了那麼寥寥幾個“歡迎中國朋友”的橫幅外,入眼看去,什麼“紐黑文,大熊貓的美國家”;什麼“紐黑文不能沒有大熊貓,就像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什麼“請讓大熊貓回家”,不勝列舉...

歡迎人群裡,幾個身穿熊貓玩偶服的傢伙,更是憨態可掬地滾到了道路中間,攔住車隊...

“嘿,朋友!你可以讓大熊貓來紐黑文嗎?我們已經等不及見到它了!”

“我甚至已經去馬里蘭州買好了那些寶貝們愛吃的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