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無奈地苦笑一聲.

古河也同樣無奈地嘆了口氣

或許對日本人來說,小小島國,資源匱乏是他們幾輩子的痛。明明有技術,但就是做不來,幹不過別人,這就這股憋屈,這股憋悶感,指望他們安份守己,那真不太現實!

至於摩洛哥和美國的關係,為啥不用多說

從1950年開始,摩洛哥基本就成了接受美國援助最多的國家。而兩國友好協議更是早在1787年就曾簽過,一方面有長期友好的傳統,另一方面則有方方面面的美國影子.

這摩洛哥的貨,你指望能在美國賣出什麼高價嘛?何況賣的還是重要資源,除非聯邦腦子被驢給踢了,才會對磷礦這種重要資源徵收高額關稅。

“那你們現在在顯示器這一領域,主攻方向就放在LCD螢幕上了嗎?”

所謂LCD螢幕,也就是液晶屏。對比LED,卡特說不上誰好誰壞,只是在記憶裡,好像日本的確有一段時期,所謂的液晶屏,液晶屏電視啥的,在中國賣得特別好。甚至,提到日貨,都是質量的代表

莫非日本的液晶屏之所以能做好,就是因為在LED屏上,原材料受阻嗎?!

這對卡特來說,還真不算一個好訊息。因為在聽到富士通受原材料供給限制時,卡特是有點想法的.

與日本車企一樣,再忽悠忽悠,看看富士通能不能也去佐治亞搞點廠來著的.

可如果他們的主攻方向換了

“不放在LCD螢幕上也沒辦法啊!”

古河雙手一攤,滿臉無奈

面對轉移主攻方向的富士通,卡特打好的腹稿毫無用武之地。對比日本車企,富士通受到的限制與制約,到底沒有行政令來得那麼幹脆。

人家乾脆就是進不來,必須得去美國才能繞開合約限制,擴大市場份額。而富士通這裡,他們的產品進入美國,並沒有限制,原料來源方面,大不了我不用那些原料,換個方向唄.

意識到這兩種製造企業,根源訴求上的不同後,卡特倒也沒有強求。接下來的幾天,逛了逛即將吹起大泡沫的日本,在自己留在東京的公寓裡,當了兩天都市宅男後,卡特便帶著富士通派出的幾名硬體工程師,踏上了回程的航班

“法克,蘋果的動作怎麼這麼快?!”

“史蒂夫,內部清查怎麼樣了?是不是我們的人洩了密?!”

嗯???

帶著幾名日本工程師,剛剛來到微軟的辦公層,一股凝重到空氣都彷彿要凍結的冷意便直勾勾地往卡特身上撲.

即便是穿了毛衣,又套了羽絨服,都阻擋不了那股徹骨的寒意.

滿頭霧水地推開比爾·蓋茨的辦公室大門:

“嘿,夥計們,發生什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