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巨慢的傳遞速度(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聽弗里曼提到電話線,卡特忽然就想到了曾經記憶中的撥號上網時代。這兩者.
“我沒有見過你說的那種東西,它是ATT的新產品嗎?我們BIT現在走的訊號傳遞線路,就是傳統的電話線。說實話,那個速度和效率.”
弗里曼忽然看了看卡特,提議道:
“要不我們換個地方吧,我帶你去看看你一直想找的BIT!”
“這方便嗎?”
嘴裡客氣地問著,可卡特的身體卻一點都不客氣。
起身,換鞋,開門一氣呵成,這口嫌體正直的傲嬌表現,逗樂了老教授:
“有什麼不方便的,BIT建立的初衷就是為了學術交流的便捷。而學術研究,僅靠我們這些人,就是幹一輩子又如何?未來,終究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
一路聊著有的沒的話題,卡特跟隨著弗里曼來到了應用工程學院的一處,卡特不知道該叫它機房好,還是實驗室好的地方.
一個疑惑解開了:為什麼所有研究生都告訴自己,沒有發現那臺奇怪的計算機.
蓋因,這臺連結了BIT網路的System 370
這特麼是臺大型機啊!
一臺大型計算機上鍊接的亂七八糟的線路,簡直不要太多,沒事的時候,誰會去數它有幾根線?即便是這一臺S370多了根線,也根本不會引起他人的注意好嗎?!
而那根線赫然就是一條電話線
“這就是你要找的那一臺計算機,透過IBM的遠端假離線通訊子系統,它可以在只要相容了HASP的裝置中間,完成假離線檔案、命令和報文的傳遞。透過ATT的電話線路,目前它最遠可以將一個假離線檔案,或者報文傳送到加利福利亞大學,布蘭克教授管理的那一臺計算機上。”
“這個傳遞速度怎麼樣?”
卡特在驚訝這個所謂的BIT網路,短短一年時間就能做到橫跨美國的資訊交換之餘,迅速問道。
“不怎麼樣,從時效性方面來說,比電話要慢很多。但它的存在卻讓我們在很多交流上,都高效了許多,畢竟,電話是不能傳遞檔案內容的!有時候可能是一段程式碼,可能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獻資料,我不可能在電話裡和其他教授們分享我的程式碼,也不可能在電話裡複述一整篇文獻,還得要求他們都能完整的熟記下來。”
弗里曼一邊笑著解釋,一邊拍了拍身邊那個黑漆漆的機櫃:
“但是這個大傢伙就不一樣了,雖然比電話的傳遞速度要慢一點。但在檔案,文獻的交換上,卻比傳統的車馬郵寄快太多了!假設我現在想要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加利福利亞的布蘭克教授, 不算我的輸入時間,大概僅需要六個小時左右,布蘭克教授就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上,隨時查閱這篇文章了!”
卡特翻了翻弗里曼用來舉例的那篇文章,內容,卡特自然是看不懂的。
不過頁碼,卡特看到了
區區十來頁的文章,傳送時間需要六個小時?!
“天吶,這也太慢了吧?!”
卡特忍不住嘆息了一聲,這速度,簡直比當年的撥號上網還要慢
“這已經不算慢了,孩子!如果是傳送給紐約大學的法奇教授,那麼只需要大概五分鐘就夠了!這比我用電話還要快,要知道,五分鐘的時間,我可讀不完這麼一篇文章!”
“還是慢!太慢了!這個速度應該可以更快!”
卡特搖搖頭,就這玩意的大小,即便換成後世的那種文件質量,大小撐死也就幾百KB左右吧,這麼點東西,要傳遞這麼久
“誒,不對啊,從紐黑文到紐約傳遞時間,五分鐘.怎麼到加利福利亞,需要六個小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