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賬壞賬...

卡特凝神望著牆壁上顯示著1979年的日曆,嘴裡默唸著。

面對此情此景,卡特只想罵一句媽賣批!

狗日的滯脹都快十年了,這特麼的美聯儲還在增加貨幣發行量。這般操作簡直就和現在市場上的“滯脹”一樣是名副其實的智障!

經濟增長緩慢,通貨膨脹高居不下。這是簡簡單單地增加貨幣發行量就能拯救的?想要刺激經濟發展也不能這麼玩吧?

貨幣量大於市場供給量,特麼隨便來個高中生都知道,這麼搞除了繼續推高通貨膨脹外,毫無卵用。更加令卡特噁心的是,這尼瑪美國政府的腦殘操作為毛要自己買單?!

“我們的定期存單有多少?尤其是長期的定期存單。”

壓抑下自己的情緒,卡特繼續問道。抱怨歸抱怨,問題總是要解決嘛,卡特也不想自己剛穿越就淪落為美國街頭的流浪漢一員。

“定期存單一共329份,但長期的只有78份,這裡面最近臨期的也是三年後了。總共有12萬美元,其餘的基本都是一到兩年內就要給付的存單,總額67萬美元。其中最近有十筆存單,下月就到期了,本利一共需要付給客戶九萬六千二百美元。”

銀行內的賬目資料,古德曼作為職業經理人還是打理得非常穩妥的。聽到卡特的問詢後,不假思索地報了出來。

“現在我們還有多少錢?又貸出去了多少,能回收多少?”

提筆在面前的本子上記下資料,卡特繼續追問道。

“銀行裡還有128萬美元的現金儲備,準確地說是128萬四千兩百美元。目前貸出去一共有133筆,本金總額182萬,但這裡面有十筆已經基本確定是壞賬了,涉及本金22萬美元。現在要是開放活期存款全面兌付的話,得...得發出去210萬美元,我們現在賬上的錢也不夠了。”

古德曼一如既往得像個無情的報數機器。而無情的報數機器,在爆出這一連串並不樂觀的資料後,也終於繃不住了,一臉愁苦地說道。

總共310萬美元,放貸放出去了182萬,壞賬22萬,那麼這就只剩下了288萬,去掉活期存款210萬,只剩下78萬可以用來償付未來的長期存款79萬。

從最佳化的,理想化的理論上看都是負債,而換成現實...姑且不論現在的現金儲備壓根不夠給付所有活期賬戶的問題,單說這些時間內的人吃馬嚼、水電保險等等,完全就是一副瀕臨破產前,垂死掙扎的樣子。

卡特好像有點知道原身那便宜老爹為啥心臟病發作嗝屁了。

“不是,知道經濟不景氣,怎麼還放了這麼多貸款出去?!”

不是卡特不理解金融槓桿,也不是卡特不知道銀行應該想辦法放貸出去盈利。但明擺著經濟大環境不好,你還不收攏資金,以防不測,在同業都不怎麼願意拆解款項的時候,動用自己的本金放出超過一半數量的貸款...

這特麼也是一個迷到不行的智障操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