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土豆玉米,帶來的恐怖產量更是讓大宋的糧食儲備開始了迅速之中增長了起來。

這一刻,單單論糧食產量整個大宋恐怕都比整個蒙元還多了。

忽必烈的確算是雄才大略。

是少數能夠重視漢文化,推崇儒術的蒙古統治者之一。在位期間,建立包括行省制在內的各項制度,加強對邊地的控制,注重農桑,倡辦學校,使社會經濟得以恢復、發展。馬可·波羅尊崇其為“諸君主之大君主或皇帝”。《新元史》贊其統治下“紀綱法度燦然明備,致治之隆,庶幾貞觀”。

可不可否認,蒙元終究是一個掠奪以及破壞的民族。

哪怕這十幾年整個蒙元也開始修復華夏境內,可這些東西並非是一個皇帝,或者幾個皇帝能夠改變的。

畢竟這是一個種族,一個階級的問題。

以至於哪怕到達如今,華夏境內也是凋敝無比。

可相反,大宋有著大唐的支援,發展卻是極為的迅速。

一些原本會遭遇到的問題,在這一刻而言都並非是什麼問題。

比如蒙元南侵。

本來單單退守在琉球,大宋也很難穩住。

蒙元能夠擊潰臨安,在崖山幾乎讓大宋絕望,那麼就可以橫渡整個海峽,直逼琉球。

而且就算沒有忽必烈,琉球的疾病,以及瘴氣也足以帶走幾十萬,甚至數百萬的生命。

在古代,疾病,與瘴氣才是最為恐怖的。

南越地區為何一直是收復,叛變,收復。

其關鍵在於中原王朝很難承受東南亞的氣候等問題,每一次南征都得減員一半以上。

而這並非是戰爭減員,而僅僅只是疾病與瘴氣。

這一點,就算是在已習慣了南方的大宋,也未必能夠承受得住。

可伴隨著武道推廣,這一方面的問題無疑就算是徹底解決了。

武道淬體,修煉己身。

提高自己抵抗力自然是輕輕鬆鬆。

一旦突破了換血境,更是幾乎不存在有著什麼疾病能夠困擾著。

雖說武道推行僅僅只是開始。

可成效也極為的明顯了。

在這一種情況下,大宋不僅僅可以佔據琉球,也同樣可以併吞整個東南亞。

大殿之中,一道道的身影在議論著,交談著。

如今大宋的實力已經高達了上千萬人口,士兵的人數也到達了十萬之眾,而且隨時可能擴充到二十萬。

雖說人數還不如巔峰時期的大宋,可質量卻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

在巔峰的大宋而言。

二十萬也許不算什麼,單單禁軍就有著數百萬之眾。

可這些人,說是烏合之眾都算是抬舉了。

戰鬥力幾乎等於零的存在。

朝廷也只是因為避免這些人在外面造反,才將他們收納到了禁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