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唐第一輛火車(第1/9頁)
章節報錯
少府之中。
眾人在商議著。
不得不說,在場的都是這個時代的精英,哪怕是大槓精魏徵,那也是有著屬於他自己能力的。
有著這些人的加入,教學體系迅速之中完善了起來。
七天之後。
李明的眼前,一套完整的,符合大唐國情的體系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和前世差不多,除了少了高中,同樣被分為了小學,中學,大學三個部分。
小學六年,為義務教育階段,這一個階段也為強制教育階段,所有滿六歲的孩童必須要入學,其教學分為文科教學和武科教學,其佔比是一樣的,都為百分之五十,中學三年為中等級教育,並非是義務教育,雖說朝廷有補貼,可需要百姓支付一點學費,合格畢業者則可以參加吏員考核,透過成為吏員,也可進入軍隊,或是進入大學,大學分文科和武科,文科側重文科,副科為武科,武科側重武道,副科為文科,無論是文科和武科都需要兩者兼修。
大學畢業合格者可參加科舉,成為官員,也可以進入軍隊,和中學不一樣,大學學員進入軍隊至少起步百夫長。
相比於原本的體系,這一刻整個教育體系可以說是徹底完善了起來。
在如今的體系之中,六歲入學,十二歲進入中學,中學三年,十五歲即可參加工作。
三年的時間,為了自己孩子有一個好前途,大部分人還是能夠堅持住的。
這一點前世如此,這個時代相信也不會有著多大區別。
當然體系雖然成立了。
可想要立即執行也不太可能。
首先就是框架可還沒有搭建起來。
小學還好辦,如今大量的學堂都可以直接改成小學,可中學,這就得重新搭建了。
而且和小學不一樣,中學所需要的人才無疑要更為的高階。
其難度也許比大學要更為困難。
畢竟短時間能夠上大學的畢竟是少數,而大唐的頂級人才其實不在少數,讓他們臨時客串一下老師的角色並不會有著多大的問題。
可中學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武道還好說,天策軍那些老師都可以成為中學的武道老師,作為最早接觸武道的他們,每一個實力哪怕沒有到達換血境也幾乎到達了淬體七八段。
至於所謂的淬體七八段,那就是目前天策軍玄甲軍做出來的一個簡略劃分,武道淬體一百零八式,以每十式為一個門檻,為一段。
能夠到達淬體七八段,距離淬體圓滿,到達換血境已經不遙遠了,足以作為中學的老師。
可文科卻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如今可不是大宋。
大明。
天下為世家門閥壟斷,
天下讀書人可以說極為稀少,能有多少人難說,而其中要到達一定水平的就更少了。
更別說,李明要的文科可不僅僅只是現在這個時代的文科。
而是需要的是前世那一種文理科的人才。
這一種人才,放在這個時代更是鳳毛麟角。
如今可不是春秋,伴隨著儒家興盛,特別儒家逐漸變質之後,奇技成為了“奇技淫巧”,讀書人可幾乎不會涉及這些方面,想找到這些人幾乎很難很難。
雖說少府這些年,在他的主持之下這些人才開始了大規模培養了起來。
可相比於一個偌大的大唐來說,依舊不足。
而且少府培養的這些人才,其實少了一些文科的基礎。
畢竟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工匠出身,基礎並沒有那麼厚實。
不過這東西可以慢慢來,當這一屆的小學畢業,然後再經過這些工匠的磨合,或者結合,無疑就能夠勉強勝任中學的教導。
接下來只需要不斷的完善與補充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