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的開啟直接吸引了無數人的注意,相比之下少府在整個長安附近開設了一百多所學堂就沒有那麼吸引人了。

畢竟這只是少府單獨開設的。

其目的也只是識字而已。

對於世家大族來說,這並非是什麼大事。

自然就不可能關注了。

只不過,很顯然這些人並不知道這些學堂到底意味著什麼。

當一名名的寒門子弟進入了這些學堂。

學堂也隨即拉開了帷幕。

最初自然沒有限制所有孩童必須要進入,而只是宣傳免費,就讀學堂的學生,一旦透過考核可以留在少府做事。

僅僅這一點, 就吸引了無數的家庭。

如今的少府可不是當年的少府了,李明在任之後,少府無論是信任度,還是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都無限拔高了起來。

單單能夠留在少府做事,別說不要錢了,就算要錢, 無數個家庭都會爭先恐後。

以至於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各個學堂人員就已經全部招滿。

每一個學堂的人數都在三百人以上了。

一共的招生更是到達了五千人以上。

若不是實在無法支撐, 這人數還能夠提升。

如今伴隨著李唐皇室逐漸穩定了下來, 關中也越發的繁榮了起來,而整個長安無疑是最為繁榮之所。

如今整個長安城的人數已經突破了二十萬,接近了三十萬,加上長安附近的百姓大概已經有著上百萬的人口了。

特別這些年,孩童的出生率極高。

若不是李明不斷撒錢,其實一些家庭有些支撐不住了。

如今就算不考慮少府做事,單純學堂包吃,就足以讓他們將孩童帶過來。

而對於孩童來說,學習也並沒有像後世那麼牴觸,這個年代的人,要早熟很多,很清楚自己想要有著出息, 那麼就必須要學習。

一時間整個學堂欣欣向榮。

而到達這一步,李明也才鬆了一口氣。

學堂辦起,初步已經開啟了,接下來需要等待著這些人的發酵, 兩三年之後, 這五千人將成為撒向整個大唐的種子。

對此李明還是很期待的。

只是目前他註定沒有太多心思放在這上面。

在安排之後, 他的心緒又轉移到了土豆之上。

幾個月的時間過去,南方的土豆種植傳來了好訊息,一百萬斤土豆,收穫了六千萬斤。

還沒有等他來得及高興,關中六千萬斤土豆也同樣傳來了好訊息,收穫了兩千萬石土豆。

這無疑是一個龐大的數值,很顯然,真龍的福澤還在蔓延這一片天地,給農作物的高產依舊有著一個匪夷所思的地步。

要知道如今整個大唐的天賦收入恐怕都沒有到達這個數。

三千萬石的糧食甚至足夠整個大唐的百姓吃上半年了。

更重要的是,這麼龐大的規模的土豆已經可以推廣向了整個大唐境內,當明年到來,大唐的糧食問題將得以徹底解決。

畢竟哪怕真龍福澤不可能一直蔓延,哪怕土豆的產量未必能夠一直維持一畝五六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