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給大唐基建(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些都可以進行建設。
至於會不會導致隋朝局面。
壓根不需要擔心,大唐又不是學習隋煬帝一樣只讓人幹活,不給錢,也不是徵收勞役,而是以後世工人的情況進行,相信普通的百姓,大部分人都會舉雙手雙腳贊成。
唯一需要考慮的問題。
那就是這錢能否到百姓手中。
也幸好這是唐初,要是到達中期,乃至於後期。
這麼玩,同樣有著風險。
唐初這方面的問題倒是不大。
任何的王朝,初年執行力都是最為強大的。
而且他腦海之中有著一個想法,此時正在成型。
思緒流轉,而此時李世民和裴矩卒更加有了一份興趣。
“衛王,不知這所謂的公共設施為何?”
裴矩卒再度開口詢問。
“公共設施,就是朝廷提供的、給百姓使用或享用的共同建築或物件,比如秦朝的直道,煬帝所開闢的大運河,皆是如此。”
李明話語出聲,向著兩人解釋著公共設施。
而聽著李明的解釋,李世民和裴矩卒都不由蹙起了眉頭。
沒辦法,李明這個舉例實在有些操蛋。
秦朝二世而亡,隋朝也一樣。
“十四,這是否太勞民傷財了,隋煬帝承文帝餘業,海內殷阜,若能常處關中,豈有傾敗?遂不顧百姓,行幸無期,徑往江都,不納董純、崔象等諫諍,身戮國滅,為天下笑。”
“我大唐再如此,恐有隋之敗!”
李世民皺眉開口。
雖然隋朝之亡,李世民知道主要原因不在於這個,但是這其實也有著一部分原因,民心而散,氣運自散。
無氣運,自無王朝。
“父皇,兒臣所說之建設,自與煬帝不一樣,煬帝濫用民力,才有亡國之禍,若大唐所建設於百姓錢財,而非勞役徵召,這自然不為問題。”
“比如,兒臣所徵召之人,將以不影響農耕為前提,或是無地農民,或是家中富裕人口。”
李明開口朝著李世民解釋著。
在大唐,或者說在封建時代,建設大型工程還有著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必須要考慮到農時問題。
若是不考慮,很容易導致出問題。
不過好在,這還是古代,農閒時間其實不少,一般在7、8月份的時候,以及12月至來年的3、4月份的時候。
而所謂農閒就是農作物不播種不生長不收穫的時節,這樣就要看各地嚴寒時間的長短,北方長南方短。
如今大唐的中心並非深入到南方,所以農閒的時間其實是算多的。
不僅僅七八月份,每一年真正農忙甚至需要到達四月中旬左右,一些地方甚至需要到達五六月才是農忙時節。
這無疑給他提供了不少時間。
這些世界利用好,自然就可以完成他的想法,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