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再次上門談合作(第1/2頁)
章節報錯
魏明韜是個較真的人,年前和方辰的合作沒有談攏,他心裡一直有些不舒服。
至於方辰自己開設的三家分店,一開始的活動他並不看好,認為是白送錢。
此後一段時間,他也經常去西區廣場店買雞塊吃,隨著對雞塊店瞭解的加深,他的心又癢癢的。
因為他發現雞塊店門口永遠排著一條小隊,不長,但是從來沒有停歇過。
這意味著這家小店,從每天上午開門就把自己的產能調到了最大,一直到晚上下班。
魏明韜去過很多次,每次都有人排隊,店裡的員工也永遠都忙碌著。
這真是一個很棒的投資專案。
可惜方辰不和他合作,要不然現在他都可以分紅了。
再去找方辰就意味著妥協,真拿100萬出來只佔10%的股份?如果只有這麼點,似乎也沒有必要。
猶豫再三,魏明韜找了自己公司的市場人員,專門調查三家新開的雞塊店,想要了解三家店每天的營業情況。
三家店的具體收益只有店長和方辰清楚,員工只知道個大概。
有外人問,肯定也是不說的,擔心是旁邊雞排店的探子。
西區廣場店旁邊確實有兩家雞排店,但是燒烤先生開業後,兩家雞排店生意開始變得慘澹。
有一家雞排店都準備換地方了,畢竟這邊客戶就那麼多,都奔著燒烤先生去了,繼續留在這裡,生意肯定不好做。
魏明韜的市場人員有辦法,他們透過排隊購買雞塊,依次統計了周圍二十幾人的情況消費,然後再蹲點統計每天的消費人數,就能估算出來一家店每天的營業額。
不算不知道,統計結果讓兩個市場專員都非常震驚。
燒烤先生三家雞塊店每天的營業額加在一起可能是超過兩萬的。
如果一年都能保持這個水平,那就是700萬的營業額。
一家店200多萬的營業額,甚至比一些生意還不錯的火鍋店都高。
最關鍵的是,雞塊店成本低,正常只有兩三個員工在上班,店面房租裝修成本都要低很多,除了食材的成本是個大頭,剩下的錢都是賺的。
食材的成本不可能超過一半,所以每家雞塊店年利潤至少都有百萬。
看到市場人員最後估算出來的答桉,魏明韜才明白當初方辰為什麼理直氣壯地拒絕了他。
一家雞塊店的年利潤能夠超過百萬,魏明韜自己都覺得當初的提議有些可笑。
提供50萬的資金就想佔全部市場大頭的股份,誰答應誰是傻子。
魏明韜發現方辰在銅城的四家店佈局也有一定講究。
四家店剛好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而且都在人流量最多的地方,銅城有這四家店,市場已經飽和。
方辰年紀小,但是做生意卻非常精明,魏明韜覺得他非常有商業頭腦。
他都不看好的活動,方辰這裡卻大獲成功。
他現在對方辰的興趣,反而比燒烤先生這家店還要大了,他想要投資方辰這個人。
於是帶上誠意的魏明韜,再次來到燒烤店來找方辰。
可惜方辰已經很少來燒烤總店了,只有辰媽每天在這邊製作燒烤醬。